桐城市编办多措并举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初步分类工作

访问次数: 915                        发布时间:2014-01-02

[字体: ]

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桐城市编办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采取各种措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按照省及安庆市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目前已对全市400余个事业单位完成初步分类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吃透精神。今年以来,市编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中央分类改革文件和省编办罗昌平主任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座谈会的讲话以及《关于〈区域分类参考目录〉行政类有关问题的说明》等文件,加深对分类改革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的理解,准确把握政策,对全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作出整体安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进度,确保分类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有序进行。

二是严格按照省、市分类标准和参考目录,按时间节点完成初步分类。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环节,桐城市编办对照上级的分类参考目录,认真掌握标准,在内部积极开展归类工作。首先严格分类范围。使用事业编制的社会团体,如桐城市文联、供销社等,不纳入分类范围,对少量情况特殊的事业单位,暂不确定类别;其次严格分类标准。严格控制划入行政类单位的标准和范围,确保行政类事业单位编制比例控制在事业编制总额1%以内,严格控制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比例,严格按机构行政和职能归类;三是严控机构数量,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只减不增”的要求,撤并职责相近、设置重复分散、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核减和收回职能减少或消失的事业单位编制。分类中对把握不准的问题积极向安庆市编办上报,加强沟通,力求在时间节点内完成准确分类。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上传下达,做好沟通工作。分类工作开始以后,桐城市编办即在编办网站、市政务平台上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分类改革的标准原则。模拟分类完成以后,积极与各部门和单位进行协调沟通,收集反馈意见,并积极向安庆市编办反馈,力求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确保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顺利进行。(胡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