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涉深水区 看病难题有望缓解

访问次数: 843                        发布时间:2014-03-06

[字体: ]

张韶春:改变利益固化格局医改还要有新动作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韶春接受本网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韶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目前安徽省医改工作顺利推进,但是也还存在问题和困难,比如改变过去利益固话格局、统筹城乡医保方面还需要下新动作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安徽整体上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在顺利推进,目前主要分为基层医药体制改革和县级公立医院的 改革两个方面,基层医药体制改革从2009年推进,2年前,在基层医药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回头看,在这个过程中,就基层医药体制改革又制定30条具 体的细则,又把基层医药体制改革往前推了一步,去年下半年又出台18条政策,重点保障基层卫生机构和卫生室的营运。

  就县级公立医院来说, 2012年开始推进这项工作,去年下半年就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今年1月份又出台巩固和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的相关政策,从目前来看基层卫生体制改 革、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都在顺利推进中,总体上来说,基本都达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比如对人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些缓解,人民群众从改革当中,能够得到一些好处。其次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收入等方面都有所改善。

  目前来看,新的体制和机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回头看看改革过程中的情况,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的改革中也存在很多难点。比如基层医改如何实现 绩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留住人才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配套建设、医保支付方式等方面也都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加以解决,下一步还要加大力度,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在如何突破利益固化现象方面还需要下更大力气,改革还需要新的动作。

就目前安徽医改整体情况来看,下一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对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同时还需要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加以解决,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往前更进一步。同时,谋划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也是改革非常重要的方面,张韶春透露,在医保支付方面,如何实现城乡统筹以及人事制度、绩效的改革,还有很长路要走。需要统筹考虑,才能保证医疗体制改革做得更好

 

  许戈良:鼓励社会资本给公立医院改革输血

 

  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接受本网采访

  就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接受中安在线采访时表示,建议政府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以缓解患者就医需求和医院规模扩张之间的矛盾。

  从医疗市场来看,病人越来越多,看病越来越难,而城市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医院规模及床位的扩张量却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病人的增长量超过了床位规模的扩张量的一倍以上,所以导致一床难求现象的发生。许戈良分析,患者看病困难、就诊时间短、服务跟不上、流程不合理等方方面面的矛盾越来越多显现,而当前国家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医院规模的扩张和改善医护人员的待遇。

  目前我国的医保体系由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两部分组成,我国在保障体系方面已初步成熟,全民享有医保,保障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比如报销比例、国家 投入经费、个人支付的比例都是逐渐改善。如果保障体系逐步提升,而服务体系跟不上时,病人也会怨声载道,所以只有两个体系平行发展的时候,患者才会觉得看病更加顺畅,也会收到更好的服务。

  一方面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包括病房、设备和人员培训,一方面国家大量资金用在保障体系,如果拿大量的资金投入服务体系,短期内有困难,许戈良建议,公立医院改革需要结合社会资金,比如激活国有大型企业资金,大型央企投入资金在公共福利事业的话,医院的公立性质就 会体现,同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公立医院,允许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涉足公立医院改革共同管理,多管齐下,服务体系就会迅速提升。(本网北京报道组)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