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 为安徽插上翅膀

访问次数: 683                        发布时间:2014-03-10

[字体: ]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新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在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认为,要紧紧抓住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的重大机遇,巩固和扩大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成果,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推动经济与科技深度融合,为推动转型升级、建设美好安徽插上创新翅膀。

  安徽实践

  今年223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实施意见》和6个配套实施细则,着力推进产业转 型、培育创新型企业、打造创新型城市、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全省近半数城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据科技部统计,2013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3倍多;高端装备制 造、新能源汽车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值达6863亿元,增长23.4%;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获得国家批准,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量居全国首位;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1家,总数居全国第7位;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241件,增长38.3%,增幅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代表委员观点·

  打破天花板激发新活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使我国科学技术从制度创新中获得快速发展机会。但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科技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要求。全国人大代表罗平说,只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才能进一步激发自主创新活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力量。罗平代表认为,一方面必须把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作为着力点,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重点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国有企业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创新骨干作用。通过政府主导设立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参股投资,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小巨人企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其导向作用,实现科技管理四个转 变,即变传统科技评审立项支持为后补助和奖励支持,变科技专项经费切块支持为按市场机制竞争择优支持,变政府组织专家评价为市场化、社会化第三方评价,变科技资源分散分割为共建共享。

  整合创新链破解转化难

  科技成果难转化,是影响自主创新的突出问题,对许多高校来说更是如此。在全国人大代表侯建国看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很长的链条,需要不同的人 做不同的事。高校教师比较了解科学研究规律,但是研究内容多是兴趣驱动,很多科研成果不能直接得到应用。企业比较了解市场需求,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产品,但是缺乏先进技术和设备。只有把企业资源和高校资源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破解科研成果转化难题。

  侯建国代表建议,在政府组织下,企业和高校共同成立研发机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出研究课题;高校围绕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攻 关。有了科研成果后,产业化需要资金,需要创业投资,政府可以将产业链的不同方面结合起来,提供各种政策、金融支持,让创新链的上下游完美结合,使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

  搭建大舞台打造大方阵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近年来,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仅去年就新增高端人才1.8万人,选拔认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215 人,培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6000余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27000余人。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需要更加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全国政协委员万宝年说,只有抓好引进、培育和使用这三个关键环节,才能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充足人才资源。

  结合多年科技一线工作经历,万宝年委员提出,要注重引进,对于急需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放眼海外、面向全国,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注重培育,立足本省省情和自身优势,着重培养大量基础型实用型人才,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队伍;要注重使用,严格落实有利于人才成长的 政策措施,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让各类科技人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 吴林红 黄永礼 聂扬飞)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