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做好控编减编工作要求,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辽宁省阜新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了控编减编工作力度。
一、从管理入手,严格把“控”编制
一是从严遵守机构编制法规制度。建立“三个”制度,即学习制度、例会制度、“一支笔”审批制度。并整理编印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汇编》、《市编委办规章制度汇编》两本手册,发至每个编委成员和编办同志手中,使其成为机构编制工作的指南,提高遵守机构编制法规制度的自觉性。二是从严规范机构编制基础工作。强化“三项”管理,即台帐管理、实名制管理、档案管理。建立电子台帐和纸质台帐同步运行的“双台帐”管理模式,充实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推进机构编制电子档案与归档文件同步管理,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基础数据。三是从严审核进人程序。搞好“四部门”配合,即建立编制、组织、人社、财政部门间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在进人程序上坚持编制先行原则,使编制管理与进入人员相对应,有效控制了不合理用编行为的发生。
二、向改革推进,坚决抽“减”编制
一是借改革之机精简编制。结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重新梳理和明确部门职责,进一步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压缩非业务机构数量,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精简人员编制。二是通过调整撤并收回编制。本着“成熟一个动一个”原则,每年市编办都要制定调整计划,重点针对那些职能已经消失或弱化的单位,撤、并、调并举,整合编制资源。三是采取冻结方式锁住工勤编制。市编委下发文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编制一律冻结,不再核定工勤编制。
三、靠监督保障,确保控减到位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机构编制宣传,组织学习各地出现的机构编制违规案例,从中汲取教训,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的意识。二是开展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各部门机构编制使用情况,与有关部门配合清理各部门存在的“吃空饷”、在编不在岗人员,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三是提高惩治力度。进一步提高“12310”机构编制举报电话等举报平台的影响,扩大举报信息来源,与纪检等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对机构编制政策执行不好、发生违规违纪问题整改不到位的部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调整。
信息来源:中央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