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镇化“病症”诊断报告发布

访问次数: 679                        发布时间:2014-03-11

[字体: ]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城镇化进程年均提高幅度超1.5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后最快的一段时期,不过也带来一些发展缺陷。今后,如何更好地发挥城镇 化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昨日,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诊断报告,指出安徽城镇化中的几大病症,提出要加快提升合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同时别忘了保护好城市的文化内涵。

  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

  【现象】过去五年,安徽地级市的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6.6%,而全省城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速仅有2.5%,市区户籍人口的增速更是低至 0.44%,土地城市化明显快于人口城市化。此外从安徽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向来看,近70%的人口流向省外。从总体上看,省内中心城市对人口的集聚能力还有 些偏弱。

  【对策】

  过去的城市建设从以大学城建设为主的教育地产模式,到靠政府行政中心搬迁带动模式,再到以大型房地产企业区域整体开发的模式,无不体现出政府主导痕迹明显,而且区域的功能单一,无法导入足够的人口,产生了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现象。

  安徽需要提升合肥这样的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提高城市集聚资源和要素的能力,尤其是对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引领带动全省经济的转型发展。发挥大城 市发展空间大、生活品质优、开放程度高和包容度强等优点,使中心城市成为区域资本、高端产业和人才的集聚地和创新创意的发源地,全面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城市公共服务能力面临巨大缺口

  【现象】近年来,省内主要中心城市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还是靠工业拉动,服务业发展有所滞后。2003年以来全省的城镇化水平一直保持稳步提升,但服务业的比重一直持续下降,从41.8%降至32.5%。省会合肥的服务业比重仅在40%左右,城市服务功能仍然不够完善。

  【对策】

  尽管安徽省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4.8%,但户籍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比重只有22.9%左右,这相差的22%绝大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这部分人口由于户籍问题,无法在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事实上没有完全市民化。

  按照安徽省的城镇化速度,过去十年每年农村有近100万人要进城,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将面临巨大的缺口。像合肥这样市区人口超300万的区 域大城市,更是要把进城务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管理等问题解决好,建立健全制度统一、惠及全民、标准有别、衔接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镇发展与农民转移趋于同步。

  留住城市文化培育核心竞争力

  【现象】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主导色彩较浓,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卖地将收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高地价的模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城 市框架。不少地方把推进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市政建设,这种城市化模式不是主要通过产业发展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的区划调整、变动。

  【对策】

  注重保护城市的文化内涵就是在培育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普遍存在大规模格式化造城的环境下,这一点尤为重要。使城市的历史延续和现代发展融 为一体,以文化来展示城市特色,以文化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省会合肥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就需要更加注重城市化的质量、城市功能的完善以及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

  加强对老城区古旧建筑的保护性利用,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要按照拆、改、留、修的原则区别对待,确保城市的有机更新。把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 开发利用与现代都市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结合起来,以此为载体,建设集历史文化展示、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都市产业集聚区,既起到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作用,又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