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近尾声,听听记者为你记录的安徽代表、委员“好声音”
编者按:
热点,呼声,期盼,民生。在这个春天里,你的愿望与梦想,或都有来自安徽的一百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倾情关注,热切响应。
从3日开始,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不负安徽人民的重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履行职责,参政议政,积极建言献策。
在紧张的会议期间,他们活跃在会场内外,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推介安徽,为国家发展、安徽崛起、服务民生鼓与呼,“安徽声音”奏响了安徽崛起的最强音,传遍全国。
【扶老现象】当下重要的是扶起道德
“现在不是扶人的问题,当下重要的是扶起道德。”讹人者查实后要严惩,是对好人和正义的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雷锋日谈扶老
【医患关系】辱医不是矛盾,是犯罪
“此前发生的辱医,其实不能算入医患矛盾,而是犯罪。不要用医患矛盾来弱化犯罪性质。当下应多报道医生的正能量,让医学院校毕业生愿意加入到医生行列中来。 ”
——安医大一附院呼吸内科主
【教育改革】高校去行政化需要放权
“高校去行政化,我认为政府部门更多的是放权,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不要将高校当成行政部门。”高校行政化,表象在高校,根子在政府。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谈高校去行政化
【水体污染】水污染防治考核应强化
“将水污染防治等环保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核心指标,构建合理的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同时,政绩考核范围和指向不能仅限于单个行政区,还应考虑对周围行政区的贡献和损失,形成‘一损俱损,一荣共荣’的利益相关发展价值取向,确保地方政府官员持续关注跨界水污染治理。 ”
——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谈水污染防治
【反腐】有的苍蝇比老虎胃口还贪
“有些苍蝇比老虎胃口还贪”,应从制度建设和官员自我素质提高两个层面加强廉政建设,多进行警示教育,社会各方面都要齐心协力进行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保厅长缪学刚谈反腐
【城建】城市建设应保留历史记忆
“从全世界城镇化过程来看,城市建设发展要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保留老街巷老民居老字号,人们才能看到城市底蕴。”合肥城隍庙改造,除了保留原汁原味的老建筑之外,还要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
——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谈城隍庙改造
【能源】打造“氢汽车”示范基地
“芜湖市已经把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其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要从整个布局方面进行考虑,支持政策能够细化,集中力量让它尽快产业化,让芜湖成为氢燃料汽车产业的示范基地。 ”
——全国政协委员王鹤龄谈氢能源的利用
【打的】打车软件需要更多的包容
“预约打车是文明的行为,技术将这变成可能,是进步的表现。现在有报道说,打车软件扰乱了市场秩序,让不会用软件的人不好打车,我认为,新事物在推进中有一些问题,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存在,就阻止它们发展。这毕竟是社会进步的方向。 ”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谈打车软件
全国政协委员李宏塔呼吁:让进城农民工享市民待遇
“现在,很多年轻人到城市打工,在家没地,在城市也享受不到福利待遇,他们快成边缘人了。”全国政协委员李宏塔谈到户籍改革时称,很多农村进城 人口成了弱势群体。他认为,城镇化不仅体现在住上新房子,而应是享受到和城市人同等的福利待遇,比如子女上学、养老等其他保险。
李宏塔认为,这些进城农民也很难回到老家伺候那一亩三分地,很多人的地由于“农转非”也没有了。未完全融入城市,又回不到农村,他们快成了“边缘人”。
李宏塔曾和很多进城农民交流,“他们心里不踏实,就是因为福利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李宏塔认为,在户籍改革时,一定要注意城市的边缘人群,注意“兜底”。
“自由迁徙”是最公正的做法,但这并不等于完全放开户籍制度。 “比如北京这样的城市,你就不能完全不管理。 ”他说,巴西首都人口爆炸的例子在前,户籍改革并不是完全放开管理、随便落户,“可以尝试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界限,享受同等待遇是最重要的”。 ”
与百姓福利密切相关的,还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李宏塔觉得,目前的补贴偏低。他建议从明年起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进行大幅调整,另外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基础养老金与物价上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农村最新扶贫标准挂钩联动的长效增长机制。
“还有一部分人需关注,就是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又高于低保标准的。 ”李宏塔说,在他的调研里,这部分人的生活其实是最艰难的。
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用之于民是政府财政最应该的去向
近年来,全省民生投入始终占到财政支出的80%以上,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支出也占到80%,这种增长态势还将继续保持。近日,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生是带动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的“牛鼻子”。
用之于民是政府财政最应该的去向。罗建国说,应该树立“大民生”的概念,保障民生也需要有新方法和改革,并且可以引入市场机制。他举例说,在农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上,将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结合,政府拿出一块钱,可能就会带动五块钱或六块钱的投资,老百姓也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武 静、张沛、祖春玲、汪日贵、马翔宇、刘忠玉、王志强)
养老金并轨需勇气更要智慧
每年两会,养老金并轨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可喜的是,今年两会在这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任务。
如今“并轨”势在必行,但如何“破冰”既需要有勇气推进,也需要有智慧把握。养老制度最终统一的大方向是实现制度上的公平,坚持“调低就高”, 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尽量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收入稳定,最终将所有参保人的养老待遇接近一个水平,实现城乡居民的“老有所依”、“老有所 养”。
———合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张鑫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