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编办立足县域经济建成陆海互动、港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五项举措”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基础性支撑体系建设,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一、创新管理体制。根据陆海统筹发展的需要,将海岸带作为重点统筹联动区域、以中心镇建设为载体的内陆地区作为辐射区域。整合海岸带区域内的园区和镇,建立以园区为主的“区镇合一”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分工、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考核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以中心镇为核心的发展组团,提升经济实力。通过体制并轨基础上的创新,集聚园区和镇的各类发展要素,促使发展模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单一式向联动式的转变。
二、扩大管理权限。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会同法制办,重新拟定园区和中心镇职责,依据省、市下放的权力清单,赋予同园区和中心镇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城市管理、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事业等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完善机构设置。按照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架构扁平、运行机制灵活的要求,对园区和中心镇的内设机构进行整合归并,基本确立了“一办七局一中心”的设置模式。按照“权责一致”和“高效便民”的原则,增设了与上级赋予的经济权限相适应的综合执法局和便民服务中心等承接机构。积极试行行政、事业机构整合设置,探索职能相近的政府工作部门派驻机构的有机整合。通过完善机构设置,优化运行流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
四、优化编制资源。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原则,优化整合园区和中心镇的自身现有编制资源,保证了编制使用的利用率。根据陆海统筹发展对使用编制的需求,按实际情况从全县乡镇编制总额中,对急需编制的园区、中心镇进行调剂补充。会同组织部门、人才办、人社部门,将急需紧缺专业人员进行公开选调或商调,着力解决人员结构性矛盾。会同财政部门探索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实行养事不养人的财政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使用工勤岗位人员。通过优化编制资源,确保编制使用的最大效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