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形势,铜陵市财政部门主动作为、有效应对,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1+4”财政专项资金政策兑现,支持实体经济,帮助企业化解成本上升、价格下行、要素制约等多方面困难。
为更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引导作用,该市针对传统财政扶持模式存在的资金使用分散、绩效不优、退出困难等弊端,调整和创新现有政策体 系,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清理整合。该市财政局会同发改委、经信委等相关部门对此前出台的所有财政扶持企业政策进行全面清理,梳理出17个部门出台的37项 政策,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用“减法”手段做“加法”文章。该市根据取消过时的、整合相近的、调整变化的整合原则,按照科学分类以及不重复交叉的要求,变 “物理”整合为“化学”整合,将市级37项扶持政策优化为“1+4”专项资金;突出集中财力、提高绩效,探索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后补贴方式和资本化运作,用好用足财政扶持政策。
根据铜陵市政府今年3月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5个文件,“1+4”专项资金包括一项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以及 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4项专项资金。今年安排的1.5亿元新兴产业引导资金将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采取债权投资、贷款担保、奖励补助等扶持方式,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安排35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 为使财政资金效益早发挥、企业早受益,今年该市改变了财政资金在下半年申报和兑现的传统模式,要求在5月份完成项目申报审核等工作。同时,简化申报程序, 该市财政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申报指南,汇编成册,最大程度方便企业。项目资金经批准后一周内全部拨付到企业,确保政策兑现到位。(记者 林春生)
【编后】
改变财政扶持资金平均分配、“撒胡椒面”的做法,有利于提高使用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按照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有利于促进阳光财政和透明政府建设。铜陵市改革财政专项资金的做法值得肯定。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