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山市徽州区创新社会治理的调查

访问次数: 834                        发布时间:2014-05-12

[字体: ]

努力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 求。这是对基层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黄山市徽州区深入贯彻这一重要部署,依靠群众及时、就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大力整合各类为民服务和社会治理资源,加强和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有效实现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

  一、主要做法

  完善服务管理架构。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整合便民服务的资源和力量组成为民服务中心;整合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资源和力量,组成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简称两个中心”)两个中心由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兼任主任,由乡镇长、党委副书记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相关部门派员参加,集中办公,集成服务。在村(社区)党组织 领导下,依托村()委会,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和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简称两个工作站”)。到2013年底,全区8个乡镇(街道)54个村 (社区)全部建成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

  集聚服务管理功能。在乡镇,涉及劳动保障、新农合、计划生育、农机、村镇规划、文化广播、农技推广、畜牧兽医、涉农补贴、三资代理等服务管理事 项由为民服务中心受理。村镇(社区)群众需办理的特困救助、农机补贴、医疗保险、房屋所有权证、土地登记、各类规划许可、合作医疗、计生、户籍、低保等事项,由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代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主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众来信来访处理、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 查整治、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基层平安创建等各类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负责向村(社区)延伸中心职能。

  规范服务管理机制。为民服务中心和工作站建立健全受理、承办、回复等各个环节的机制,按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的要求,为群众 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和工作站建立健全规范受理、任务分解、限时办结、督查督办等工作制度,完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信访问题联处、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服务管理联抓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组成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联动优势,及时反映和协调群众各方面、各层 次的利益诉求。强化服务管理保障。努力实现六有,即有机构管事,做到架构健全,名称标识统一,职责明确;有人员干事,两个中心配备常驻工作人员,两个工作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有场所议事,保障必需的办公场所,设有规范的调解室;有经费办事,按一定标准把经费列入乡镇(街道)财政预算;有设施办事,配备必要 的办公和便民服务设施;有制度理事,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接访包案、联席会议会商、信访事项限时办结、社会治安防控、考核奖惩及责任追究等各种制度。

  二、明显成效

  方便了基层群众。围绕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把工作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关联的事项进行集中归类 和整合,形成了为民服务和解决群众诉求两个大部门,改变了过去基层各部门力量分散、各自为政、资源浪费、推诿扯皮等状况。把应当提供而且能够提供的与群众生产生活、创业经营息息相关的各类服务,都纳入两个大部门的服务管理范围,使上面千条线汇聚于基层一平台中,群众办事不用再到处跑、到处 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基层服务管理资源和力量的整合,进一步增强了受理和满足群众利益诉求的功能。

  守护了一方平安。便民利民窗口设到群众家门口,群众不仅办事方便,而且有地方说事、有人理事,其合理诉求能就地及时得到满足,不合理诉求有人做 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这样能够及时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各类矛盾,有效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与综治网格相联接,将服务管理的末端延展到最基层,编织了一张保平安的大网,覆盖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各环节,时刻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 转变了干部作风。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搭建了便民利民超市。基层干部在这里有了直接服务群众的阵地、职责和手段,他们的工作干得怎么样,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也激发了他们的工作激情,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甩开膀子,迈开步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 助。办事流程和办事制度公开,使群众知道该找谁办事、该如何办事。各项工作都暴露在阳光之下,暗箱操作就没有了空间。(徐立全 作者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