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被称为反伪科学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来到合肥,参加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和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祖籍望江县、87岁高龄的何祚庥院士在会议间隙,就反腐、反伪科学、新能源等话题接受了采访。
看商报关注反腐“让腐败者睡不着觉”
耄耋之年的何祚庥院士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依旧关注时事动态。采访前的短暂时间里,记者递给他一份当天的安徽商报,他饶有兴趣地翻阅起来。
当看到本报国内新闻版重点报道了“海南副省长谭力被查”的新闻后,何祚庥院士说:“国家大力反腐,老百姓关注,人民拥护,媒体应该大力报道,让 腐败者晚上睡不着觉。 ”他又说,“我一直在反对伪科学,也要反假新闻。如果媒体不经甄别,把虚假的、伪科学的东西刊登出来,会让人信以为真,误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 ”
反对伪科学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
“伪科学的危害之大不可想象。 ”作为反伪科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何祚庥院士对伪科学深恶痛绝。 “年轻的时候,听到科学理论证明每亩产10万斤水稻的时候,我也相信了,后来才知道是假的。就是这样的伪科学,给国家、百姓带来灾难。 ”
后来,当有气功大师说发功可以扑灭大兴安岭大火、改变导弹发射方向时,何祚庥院士站出来明确表示:不可能。面对社会上花样繁多的伪科学,他见一个反一个,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由于在社会科学方面的作为,他被称为“两栖院士”。
时代在进步,可伪科学依然时常出现。何祚庥院士说:“文化程度高,不等于科学水平高”。特别是现在,一些伪科学打着“人文精神、民族文化”的旗号,把传统中的迷信、糟粕拿出来欺骗民众,更具有隐蔽性。
“反对伪科学,仅靠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还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力量。 ”何祚庥说,“我是研究物理学的,有关物理学方面的伪科学我会站出来反对,但涉及生物等其他领域的伪科学,希望这些行业的科学家用科学的理论反对。 ”
面对骂声很坦然“真理越辩越明”
此次来安徽大学参加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何祚庥院士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思维——利用物理、数学的方法、公式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他说,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外很多经济学家已经开始尝试邀请物理学家、数学家参与经济领域的研究。 “利用物理、数学方法可以为经济上的问题算细账,比如最简单的‘供’与‘求’,可以计算、量化,更加深入地研究经济领域的问题、现象。 ”
对于许多不同的声音甚至骂声,何祚庥院士很坦然,“有不同的声音很正常,永远会有,因为对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认识角度。不要怕被骂,科学的问题越讨论越清楚,真理越辩越明。如果我是对的,就坚持;如果我是错的,就改正。 ”
他告诫年轻人:“不要别人讲什么,你就相信什么,要有怀疑精神。 ”
利用新能源安徽有天然优势
雾霾让长期生活在北京的何祚庥院士触目惊心,他提倡大力发展清洁环保的新能源,那就是太阳能、风能和抽水储能电站。 “安徽的区域特点,具有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天然优势。 ”
太阳能、风能容易利用,成本低,但不宜储存,有了抽水储能电站,就可以将其储存起来。同时,抽水储能电站都建在山区,而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难点 就在山区,可将二者结合起来,促进山区加快城镇化步伐。对于新能源开发,何祚庥院士认为这种方法“多方得利,除了加快山区发展,还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减轻 环境污染。 ”
【对话】
谈安徽:发展应该靠技术
问:对安徽近几年的发展,您怎么看?答:头脑清醒,不能盲目,应该高度关注技术路线。
谈思维:封闭僵化是死路
问:用物理、数学的方法研究经济学,这是一种创新思维吗?
答:从事科学研究不能盲目蛮干,更不能死板教条,封闭僵化是条死路。现代高科技的未来是智能技术,老汉今年已经87岁了,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对于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非常重要。
谈传承:打好数理化基础
问:能否说一说在科学领域的心得体会?
答:科研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积累,而且科研中很多东西需要传承,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通过口传心授,年轻人更容易迈进科研领域的门槛。要想将来搞科研,年轻的学生要打好数理化基础,基础牢才能站得高。
谈养生:个人得失不在乎
问:看您身体好、精神好,有什么秘诀吗?
答:基因好,哈哈,这是开玩笑。一直以来,我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事情,不在乎个人得失,这个最重要。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