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5军200师师长
戴安澜:远征缅甸美名扬
“按辈分来讲,戴安澜将军是我爷爷。 ”昨天下午,无为县洪巷乡练溪社区党总支书记戴晓进告诉记者,他和戴安澜同属一个宗族。练溪社区的风和自然村,是戴安澜出生的地方,他的青少年时期也在此度过。
如今,戴安澜的后代都已不在当地生活。“今年3月15日,他的长子戴复东还回来了一趟,看看故居修复情况,看望乡亲。”戴晓进说,这些年来,戴安澜将军的长子戴复东、小儿子戴澄东都回来过。“虽然他们都不是生在这里,但追寻父亲的足迹,他们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 ”
抗战中,戴安澜率部屡建战功。1941年12月,戴安澜率第5军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先锋部队深入缅甸,与英美联军并肩抗日。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174旅旅长
吴继光:名自抗倭名将来
“刚刚才来的喜讯,怎么人说没就没了呢?”吴志浩至今还记得得知父亲在前线战死时,母亲的悲恸。时值1937年11月,吴志浩的父亲吴继光,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8师174旅旅长,在日寇一次飞机轰炸中,中弹牺牲。
吴继光的女儿吴志浩现居住在宁波。多年来,她多次前来滁州明光,了解父亲生前事迹。“父亲的名字就是来自抗倭名将戚继光。”1921年,孙中山 先生在广州组成国民革命政府,准备北伐。父亲闻讯后毅然奔赴广州投身革命,成为黄埔二期学员。吴继光1925年9月毕业,分配至北伐军,在平定陈炯明,击 败孙传芳的征战中屡立战功,晋升很快。 1937年,任58师174旅旅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吴继光接到参战命令,从武汉赶到上海。抢夺罗店、攻打八字桥、增援吴淞.....吴继光在多次恶战中赢得先机。
国民革命军第131师师长
阚维雍:断头不做降将军
千万头颅共一心,岂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做降将军!这是阚维雍在自杀前写下的绝命诗。
阚维雍(1910―1944)原名庆福,号伯涵。祖籍合肥,迁居广西柳州。先后毕业于广州医科学校、广西陆军讲武堂工兵科和中央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一期。历任国民党陆军教官、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和副师长等职。1939年底,阚维雍任国民党陆军第31军少将参谋长,在广西南部与日军作战。 1942年阚维雍任131师少将师长,承担桂西南防务。 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阚维雍与友军执行坚守桂林的任务。随后与日军激战过程中,131师伤亡殆尽。
国民革命军第18军67师201旅旅长
蔡炳炎:喋血淞沪真俊杰
今天上午,合肥市将举行一场纪念蔡炳炎座谈会。“我
如今,蔡炳炎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