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正受到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和热切期待。如何推动新一轮改革的落实,把群众的期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红利”?近日,如皋市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向社会给出了响亮而坚定的回答。
简政放权:明确“五张清单”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力放开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前提是要梳理明晰政府职权,给行政权力套上透明的制度笼子。《意见》明确,下阶段将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政府行政权力清单、投资审批“负面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以及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 “五张清单”,建立规范透明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和政府行政权力清单,是对政府现有职权的梳理和清理。按照统一要求,这两项清单将于今年年底前建成并公布,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法无授权不可为”。此次关注度较高的当属投资审批“负面清单”。如皋市将严格对照《南通市工业产业技术改造负面清单》,禁止和限制企业进入相关投资领域,并逐步扩大“负面清单”管理的适用领域,实现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
对上级补助和本级的预算安排,有些具有指定用途。为给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环境,今年年底前,如皋市将公开政府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改革财政性资金对竞争性领域的支持方式,逐步减少、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无偿支持政策。同时,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此外,今年10月底前,如皋市将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清单,确保“目录之外无收费”。
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放权只是手段,服务企业、方便群众才是目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市、镇(区、街道)和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集聚政务服务资源,健全政务服务平台,创新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的问题。
这一目标的背后,反映了市政府对服务民生的高度关注和不懈追求,更凝聚了如皋市深化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去年,如皋市在南通各县市率先推进政务服务体制改革。将市行政服务中心调整为市政务中心,作为市政府派出行政机构,并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实现了行政审批集中化、服务流程规范化、权力行使阳光化。
在镇一级,政务服务也正实现着“华丽转身”。如今,提起便民服务,长江镇的老百姓总是赞不绝口:“过去办事找部门,有时要摸上老半天,现在只要到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一条龙’服务,既方便又快捷,办事的人心情都变愉快了”。长江镇能有这样的转变,得益于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通过改革,市政府向长江镇下放了868项行政管理权限。长江镇精心打造了便民服务、综合执法和社会管理三个平台,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便民服务向村(社区)延伸,运用帮办代办、网上办理等方式,彻底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眼下,如皋市在总结借鉴长江镇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正积极稳妥推进南通市级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向主功能区及南通市级中心镇放权力度,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模式,并向面上推开。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市场监管水平
在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如皋市还坚持“放”“管”结合,按照“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部门监管职责,厘清责任边界,创新监管模式,改进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首先,转变理念,政府“抛出”部分公益服务职能,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制订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意见。着眼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如皋市将完善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制度,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促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
其次,强化事中事后管理是保障。如皋市将建立部门监管责任清单,加快构建行政监管、信用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同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落实企业年度报告制度和抽查制度,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违法经营者黑名单,并予以公示,使违法市场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江苏省南通如皋市编办 朱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