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发布公告,
只要在一地注册,便可在多地通关,合肥从事进出口的企业将省去往返奔波的时间。记者昨天从合肥海关获悉,海关总署发布公告,
这种“多地通关,如同一关”的通关一体化,将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关最具革命性的变革。
一地注册多地报关
所谓区域通关一体化,就是指海关通过建立区域通关中心,构建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和现场接单平台。此次改革从根本上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关区的行政界线。改革后将允许代理报关企业“一地注册、多地报关”。
也就是说,企业将获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口岸清关、转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区域通关一体化等任何一种通关方式。
例如,合肥的一家代理报关企业,在本地注册后,可在区域内各海关关区办理报关手续。而一家上海的代理报关企业,若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并注册,也 可在区域内各关区办理报关手续。改革还允许许可证件证面签注口岸为长江经济带任一口岸的货物,在区域任一海关办理申报验放手续。如许可证签注口岸为合肥关区的,按以前做法只能在合肥报关,一体化后也可在上海等地报关,许可证数据也可以正常核销。
“形成涵盖长江经济带海关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以实现长江经济带通关作业一体化,从而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进出口环境,切实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贸易时间缩短通关费大幅降低
“采用传统模式通关,企业在异地间申报、运输、放行等可能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现在海关通关手续可就近办理,正常情况半天就可以全部完成。”合肥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改革通过建立区域通关中心,打造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和现场作业平台,实现区域内企业自主选择报关纳税和货物验放地点。 如一家合肥企业从上海口岸进口货物,按以前的做法或者在上海办理口岸清关手续,或者办理转关手续,使用监管车辆运输,再或者具备“属地申报”资格,按属地 申报方式报关。实施一体化后,企业无需办理“属地申报”资格审批,就可以在属地办理申报手续,属地海关放行后直接到口岸提取货物,也无需用监管车辆办理转关。
换而言之,合肥海关可以直接对上海的货物进行放行处理,上海口岸海关部门也可以根据合肥海关的放行指令放行货物;货物放行后,企业可以直接将货物运输到厂,不必周转至合肥的指定监管场所后再运输到厂,通关效率将实现大幅提升,同时节省了通关费用。
另外,公告还取消了长三角地区报关企业跨关区从事报关服务的限制,允许报关企业在长三角地区“一地注册、五地报关”。报关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内任一海关备案的分支机构,均可以在长三角地区各海关从事报关服务。(合肥晚报)
相关信息:
合肥海关推广上海自贸区模式
记者日前从合肥海关获悉,从
合肥海关在前期调研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对上海自贸区14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工作作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3个阶段的规划。
据合肥出口加工区内企业联宝电子测算,采用“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模式下,企业每票货物节约通关时间3小时左右,每月节省报关费用约10万元。据悉,下一步合肥海关将陆续推广“智能化卡口验放”“区内自行运输”等制度。(安徽日报)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