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 为美好安徽加分”活动启动

访问次数: 887                        发布时间:2014-09-26

[字体: ]

国庆黄金周出游,你是否带上了文明这件行李?你是否意识到每位走出国门的游客都是中国名片 9月25,省旅游局联合省文明办等省直单位、各市县旅游部门、景区景点,共同启动了“文明旅游为美好安徽加分活动。

  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文明出游规范,培养文明出游意识,活动组委会将开展文明旅游进广场”“进社区”“进景区”“进旅行社”“进酒店进大 厅活动。国庆节前夕和节日期间,省市旅游部门将组织知名人士、导游、领队、志愿者,在人流量较大的广场或社区,发放文明旅游宣传资料,播放文明旅游宣传片,解答市民出游咨询。全省各大旅行社、星级酒店将在营业场所张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公约》,免费发放《十大文明旅游 提醒语》《文明旅游倡议书》。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以及出入境办证大厅内,将张贴文明旅游宣传语及招贴画。

导游在文明出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省旅游局将把导游、领队的文明素养与引导游客文明出行的能力水平作为推荐、评选安徽省金牌导游员”“青年岗位能手”“旅游行业巾帼建功标兵的重要依据。(记者 李跃波)

 

相关信息:

假日 带着文明出游

国庆黄金周日益临近,不少市民已谋划安排好去哪儿玩。临行前,大家都会精心准备出行所需要的行李,除了物质的行李,文明礼仪等精神的行李也不要忘了哦——

  每个人都是一张中国名片

  现在,我们和客人正式签订合同时,都会附上《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这不是走过场,而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和无声的嘱咐,必不可少。曾长期带团赴欧洲游玩的安徽万达环球国旅电子商务部经理付冠军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看世界。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境外旅游消费也超过美国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国人在境外旅游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却屡见报端——“到此一游被刻进了埃及神庙洗脚冲凉的习惯被带到了卢浮宫前的水池,各种矿泉水 瓶漂浮在马尔代夫海岛……

  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有损旅游者个人形象,更极大损害了中国的整体形象。付冠军说,在欧洲一些公共场所,看到中文标识的请勿大声喧哗等提示语,感到很痛心。一位法国司机师傅的话更让他印象深刻:你们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得很快,人民也较以往富有,购买力令人羡慕,但在文明修养这个竞技场,你们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除了让外国人惊讶的购买力,我们是否还展现出了文明礼仪之邦的风采?庞大的人群走出国门,对中国形象的影响显而易见。这部分人的对外形象好,就会成为一个个文明的使者、一张张传递中国优秀文化的名片。

  当你走出国门看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通过你看中国。每个在外行走的国人,都是一张中国名片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李东和说,文明礼仪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他的一位外国朋友提及北京奥运会时,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精彩的赛事,而是志愿者的微笑和礼仪。

  补上文明出游这一课

  国家对国人的文明出游非常重视,现在多个部门已经行动起来,给大家补上文明出游这一课。省旅游局市场处副处长马峰介绍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指南,就是一个规范引导;旅行社在签订合同时会提醒游客遵章有礼,领队和导游在带团过程中会及时劝阻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公安等相关部门,在公民办理相关通行证和手续时,加强了文明旅游的宣传;交通、民航、铁路系统也在公共场合播放文明 旅游宣传片、微电影等。

  在付冠军看来,文明出游,不仅是对游客的一个考验,也是对领队和导游的考验,领队的职责不仅是安排游客的吃住行游,更应该引导游客感悟文化的差异性。导游在行程中也应提醒游客尊重当地的规定、习俗。毕竟,因不文明举止而令人反感的游客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行为不当,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 和法律法规,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

  李东和说: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文明礼仪很多体现在细节上。比如说,垃圾放在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里,在公共场合说话交谈时不要太大声,这些行为看似很小,却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

  人和人都是互相影响的,当一个团大部分人的举止都很文明,个别有不文明行为的游客自然会不好意思,及时改正。资深驴友马骏举例说,有次在悉尼游玩时搭乘缆车,缆车门票上有一层带粘性的纸条,有的游客撕下纸条后随手扔到了地上,这时团里一位小朋友却主动把地上的几个纸条捡起来,扔到了垃圾箱里,几位扔纸条的大人立刻脸红了,很快把散落在地上的纸条都捡了起来。这就是正面榜样的力量。马骏说。

  文明引导是一个系统工程

  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在文物上刻字、不守秩序乱插队等不文明行为,既有游客自身素质欠缺的原因,也有我们多年来生活陋习的纵容累积。因此,文明旅游的引导和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和系统的过程。李东和谈到。

  省旅游局市场处副处长马峰介绍说,近两年来,省市两级旅游部门在做好文明旅游宣传的同时,也积极引导景区景点转变观念,寓服务于管理,寓引导于 管理。出游咨询,我来解答;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前不久,省旅游局与合肥市蜀山区二里街社区合作开展了文明旅游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旅游系统工作人员 在解答市民询问、推介精彩出游线路的同时,耐心讲解文明出游指南,提醒大家安全出游、文明出游。乱刻乱画、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少了。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过去以罚代管管理方式不同,通过志愿服务、游客评选等系列活动,将景区、游客、居民紧密联系在了文明旅 游的一条主线上,使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比起不能怎样”“应该如何的软约束,动真格的硬制度更有威慑力。我国首部《旅游法》对游客文明出游作出了具体规定;新旅游合同又明确提出: 游客有不文明行为可被清退出团。随着相关细则的进一步细化、明确,那些造成恶劣影响的不文明游客将会付出相应代价。马峰说。

  文明是一种心灵修养和外在实践。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需从国民公共意识教育、公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抓起,从课堂抓起,从娃娃抓起。李东和认真地说。(李跃波、常欢欢)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