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划入“长三角”重要的是观念机制融合

访问次数: 883                        发布时间:2014-09-26

[字体: ]

专家学者纷纷发表看法

 

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虽然《意见》是现在推出来的,但参与前期调查研究的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表示,其源起是去年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探讨。安徽正式划入长三角,传递出怎样的信息?专家们有自己的看法。

【源起】安徽入长机遇难得

徐振宇(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

  在前期工作中,我省分别讨论研究过加入长三角还是中部城市群,并一度提出单独作为一个江淮城市群,这样形成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 城市群和江淮、黔中、滇中三小城市群省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最终我省选择了加入长三角,并纳入此次的国家规划中。

  此次规划把安徽正式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中,合肥的地位提高到与南京、杭州并列,并提升合肥的国际化水平,这给我省尤其是合肥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很多项目纳入了这次规划中,成为了国家规划项目,意味着实施会加快力度。

  安徽加入长三角,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对此表现淡定。

  早在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启动《推动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编制工作,包括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在内的沿江城市都接到这个任务。徐振宇就参与了前期调研和研究。

  虽然有媒体曾形容安徽为东张西望,且武汉、长沙、合肥、南昌曾向中四角努力。安徽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沟通更加频繁,条件也比向西好得多。安徽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对安徽而言是一个很难得的机遇。

【地位】安徽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程必定(安徽省政府参事、区域经济研究专家)

  正式入长,说明在国家层面上,安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了。程必定说,过去说泛长三角,说明安徽与长三角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入长对安徽的发展有很大的利好。

  同时,他也提出,安徽的经济水平与长三角核心地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需要在机制体制、文化、产业等方面进行对接。国家一个定位,不要以为自己就摇身一变,和长三角差不多了。他说,安徽要在和长三角更加紧密合作的背景下,抓住机遇,全面和深度发展。全面是指在继续 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不仅是工业发展,还有农业和服务业,深度是指在体制政策上,提升内功。沿江城市要依托黄金水道,在港口水运方面发展,合肥作为近江城市要大力发展现代交通和现代产业,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巢湖功能。

【融入】入长,重要的是观念机制融合

刘志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安徽省战略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

  入长,最重要的是观念思想和体制机制的融入。

  现在,安徽与长三角城市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近几年,安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其他城市同样也在发展。安徽的基数小底子薄,近几年的发展是纵向比进步大,横向比差距大

  入不入长,不应该是概念上的炒作。刘志迎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很公正,对长三角经济带的支持,会让安徽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上有一个发展的契机。安徽应该抓住机会,首先做好硬件设施对接建设。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建设。前面的标兵越来越多,长三角发展很快,中部也在努力崛起,安徽要保持冷静。刘志迎说,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沿江现代交通(如高铁)的建设,都是安徽应该思考的问题。

  站在全国立场上,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利用黄金水道,做好东、中、西部的横向贯通,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是非常正确的发展规划。过去,沿海经济发展迅猛,但沿江经济缺乏支撑,导致整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如今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都有利于全国合理发展。

【生活】安徽开放度将会更高

周云峰(安徽省经济研究所专家)

  以后,安徽的发展应在产业分工上下功夫。周云峰说,上海和南京以金融、服务业等产业为主,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肯定是层层推进的。安徽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位置,很值得思考,把握好了的话就能形成一个有机合理的产业分工,让区域效率最大化。

  国家首次明确将安徽纳入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化大都市圈,随着时间推移,影响肯定会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安徽百姓的开放程度肯定会更高,留学、观光旅游、劳务输出、商务活动等等,都会更加活跃,同时也会促进城镇化进程,但房价短期内应该不会受太大影响。

【房价】合肥房价暂难加速上涨

凌斌(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

  在凌斌看来,此次国务院《意见》中将安徽及合肥的定位提高很多,是重大的利好。

  对比长三角的房价,合肥目前近7800/m2的价格距离上海、南京、杭州这些核心城市还有相当的差距,《意见》的发布是否会带来合肥乃至安徽楼市价格的加速上涨?

  凌斌认为暂时难以实现。首先,从经济实力角度说,杭州、南京都是具有雄厚工业及经济基础的城市,第三产业方面杭州去年比重超过50%,南京则早 已如此。应该说,杭州、南京的工业化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早已进入成熟阶段,而合肥则刚进入中期阶段。杭州楼市今年出现降价潮,就是其城市社会、经济格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GDP、工业化、三产比重相比,合肥的差距还比较大,同时还有产业内部结构的差距。

  合肥楼市在营销、创新和新型技术材料的使用方面,缺乏内生动力。此外,在新技术及新型材料的使用方面,上海、南京等城市都已经有一些成型的智能、绿色建筑项目,合肥目前尚处于规划阶段,市场的推动力不足。

  凌斌认为,《意见》对安徽及合肥的发展都是重大利好促进,但楼市的发展还需具体分析本地情况,以及与发达地区、城市的差距,至于房价会加速上涨的说法,他并不认同。(汪日贵、郜征、赵秀娟)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