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首次大规模整治干部“走读之风”

访问次数: 742                        发布时间:2014-10-13

[字体: ]

 6000多名走读干部被查处的背后——中央首次大规模整治干部走读之风

  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

  有专家称,这意味着反四风不仅剑指吃喝奢靡等明疾,还深入到党员干部工作态度、考核考勤等庸懒散奢贪暗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汪玉凯告诉记者,干部走读实际上是一个老问题,近年来,情况似乎变得更加严重。专项整治活动中发现查处如此数量众多的干部,着实让人震惊

  有被查处的干部说,原来觉得只是偷个懒的小事,现在却成了作风不正的大问题。经过深刻检讨认识到,中央对领导干部是否勤政的督查是动真格的了。

  全国超万名走读干部被排查发现

  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首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是群众对基层干部走读现象的生动描述。

  记者梳理各地晒出的成绩单发现,全国共有超万名走读干部被排查发现,6484名被查处。其中,黑龙江省共排查出走读的乡镇干部 4726人,已整改2350人。四川查处1746人,湖北查处1180人,河南查处513人,青海查处190人,江苏查处162人,广东查处136人,浙 江查处84人,海南查处60人。北京、上海、甘肃、云南等地在成绩单中没有提及走读干部的问题。

  专家分析,干部走读问题主要在乡镇地区比较突出,城市地区则较少。所以,那些拥有广大农村的省份,相对来说查出的数量就较多。同时,由于查处力度和执行标准不同,有一些地方干部走读问题也很突出,却在查处方面并没有充分体现。

  基层干部应该在乡镇工作,两脚应该踩在泥土上,这样才能更真正服务于民。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走读干部心不在岗,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只是把工作地当成一间办公室,不要说对基层发展有什么贡献,还会滋生一系列四风问题。

  干部走读易引发腐败和工作重大损失诸多问题

  不少群众反映,走读干部工作在当下,生活在别处,不能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岂能和老百姓同心、同德、同奋斗?天津一位纪检干部说,走读看似是小事,其实反映了对工作的态度和对群众的感情,发展下去可能就是渎职。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走读看似小事,其核心则是能否保持党群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执政基础。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任由干部走读之风泛滥,会产生诸多问题。

  ——履职敷衍与百姓隔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徐行说,一些乡镇干部只有在领导点名时见见面、点名后不露面,层层搞遥控指 挥,既不能及时履行职责,对群众诉求和基层实际也难以把握,无形中与老百姓竖起一堵墙。河南一位农民说,在我们眼里,有些干部就是高高在上的大老 爷,我们不熟,也不愿意跟他们说啥。

  ——占用公共资源滋生腐败。干部走读造成许多潜在的腐败现象。一些干部频繁往返用公车接送,增加财政负担,滋生车轮上的腐败,助长了特 权思想。一位县城干部说,县里数十位走读干部,仅每年花在车辆汽油和保养方面的费用就有近20万元。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原党委书记、镇长崔连海,因腐败问题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经查,崔连海是典型的走读干部,办案人员计算,在262天时间里,崔连海的专车报销汽油票150张,金额合计 7.269万元,算上节假日,平均每天花费汽油费约278元。

  ——突发情况易造成重大损失。海南省一位干部说,走读的干部,在德能勤绩廉考察中,这一项一般都存在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当本 地出现群体性事件、灾难险情、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时,走读给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留下隐患。媒体就曾报道,一次洪水猛袭某镇,当县委书记赶到现场时,该镇党政一把手还迟迟未从县城家返回。

  专家:让走读”“走不了、不好走还需完善制度

  辛鸣表示,党政领导干部负有管理服务一方、守土有责的职责。党的干部应该和群众在一起,否则就别走当干部这条路。

  实际上,各地为了解决干部走读问题也进行了不少探索。湖南郴州采取的是视频点名的方法,让干部不敢缺席;湖北襄阳市则采取明察暗访,让干部不敢走读;江西则建设了廉政食堂,为干部营造不愿走读的环境;天津市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规定》,建立和落实乡镇干部 在本乡镇机关住宿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错时上下班制度、乡镇干部包村驻村制度等。

  在汪玉凯等专家看来,这些年,对走读干部的管理还缺乏系统性规定。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要靠制度,将走读干部治理纳入民主和法治的轨道。 比如,切实在干部考核上加以倾斜,让那些深入地方、根系群众的干部受尊重、受重用,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要完善现行公车管理制度、财经制度和报销制度,让走读”“走不了、不好走,还要完善群众批评和投诉渠道,严格问责制度,让走神的干部走不远

  同时,辛鸣等专家也提醒,干部也有享受家庭温暖的权利,因此对整治干部走读现象,政策制定应更具合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在人情和原则之间、为民服务和对家庭负责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