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 弘扬践行核心价值观

访问次数: 1547                        发布时间:2014-10-13

[字体: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鞍山篇)

 

江南一枝花是对马鞍山这座文明、和谐、幸福之城的美誉。

  多年来,马鞍山市紧紧围绕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任务,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情感人,注重模范引 领、榜样带动,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20091月,马鞍山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2011年,再次以优异成绩蝉联。

  凝魂聚气,立德树人。马鞍山市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促进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袁淑梅、傅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奖,杨蓉、谢学友、李娜、高玲玲、易厚掌分别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全市共推选产生56名中国好人和25名安徽好人。 12万名志愿者以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为己任,成为马鞍山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马鞍山把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在文明创建中不断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度矗起典型标杆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席卷,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载体、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显得十分迫切,1988年底,马鞍山市决定在全国率先开展评选表彰全市精神文明十件好事、十佳人物活动,并向全市发出了学雷锋、学先进、学习双十佳感人事迹的号召,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适应群众的期盼和时代的需求,市文明委坚持将精神文明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延续至今。 2008年,双十佳被重新定义为十佳道德模范集体、十佳道德模范 27年来,已连续开展了20届精神文明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评选产生了200个道德模范集体和200名道德模范,涌现出一大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先进典型,钢城张海迪侯晶晶,割肝救母、孝感天下的最美女儿杨蓉,用稚嫩双肩勇挑家庭重担的最美孝心少年郑碧峰,以及热心公益事业、无 偿献血近8万毫升的全省献血冠军傅强等,已成为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先模人物。

  每一届精神文明双十佳产生后,市委、市政府都要召开大会进行隆重表彰,并在不同时期邀请各条战线上的全国先进人物代表在大会上作报告,如雷锋生前所在连指导员欧阳华初、南京路上好八连副连长卢普友、上世纪八十年代新雷锋广州空军朱伯儒、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上海水电修理工徐 虎、一级英模南昌筷子巷派出所民警邱娥国、当代雷锋郭明义等,不断掀起远学有榜样,近学有标兵的热潮。

  在精神文明双十佳评选活动的有力推动下,全市上下、各行各业产生了强大的道德建设热情。马钢坚持开展了精神文明双佳活动,团市委坚持开 展了评选全市十大杰出青年活动,市民政局坚持开展了评选全市十大孝星活动,市政法系统坚持开展了评选十佳集体十佳个人十佳公安干 警十佳法官等活动。其他各行各业、各单位都采取一定的方式,对本行业、本单位涌现的先进典型进行评选表彰,使推荐评选先进典型的过程成为弘扬真善美的过程,成为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成为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

  厚度传承文化底蕴

  马鞍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地,被誉为中国诗城,也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马鞍山人始终秉承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从 1989年开始,每年重阳节期间都要举办以纪念李白为主题的吟诗节,吸引了海内外诗歌爱好者积极参与。吟诗节期间,广大市民与中外宾朋作诗吟唱、踏歌起舞,使诗歌节成为诗歌的海洋、人民的节日2005年,马鞍山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诗歌节。经过十几年的积累,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已经形成自己的特 色,成为马鞍山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百个重点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从去年开始,市委面向全市党政机关干部定期编发《每周一文》,一文一事、引经据典,深刻阐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以及怎样做人、 怎样干事、怎样为官的道理。在《马鞍山日报》上开设品读经典专栏,每月12期,刊发经典原文、经典新解、经典感悟和国学研究等文章,共同探源中华文 明之真谛,深受干部群众喜爱。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讲堂所传递的核心内容,分期开设家风”“修身”“敬业”“诚信”“友善”“廉政等专题,每期引用2句至3句相关 的国学经典进行讲解诵读,使观众在词义解释中默记中华经典的内涵,在齐声诵读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内在动力。

  力度提炼城市精神

  上世纪90年代,市委、市政府以培育文明和谐理念、实现两个率先为主题,在全市大力开展了团结、开拓、争先、奉献奋进马城市精神 宣传教育。近20年来,奋进马精神对统一全市人民意志,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无疑起到重大的引领作用。面对十二五发展新开局,20114月 再次发动全市人民提炼出新的马鞍山精神:聚山纳川,一马当先。

  聚山纳川,表明马鞍山山川秀丽的地理风貌和移民城市的特征,寓意开放包容、凝心聚力、文明和谐,展现了城市创业创造的恢宏历程;一马当先,表明马鞍山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范,寓意改革创新、自强不息、奋勇争先,大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威武雄姿。

  新的马鞍山精神,内涵深刻、立意高远,与中华民族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相一致,是民族精神在马鞍山的再现。既是马鞍山历史发展进程的真实写照,又能更好地引领人们走向未来。

  在马鞍山精神引领下,全市各县区、各行业、各系统都提炼单位精神、部门精神、行业精神、企业精神、岗位精神,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本地实际的精神体系。围绕城市精神,2011年下半年,一场场学习讨论、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席卷全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话马鞍山精神,这一精神潜移默化 地渗透到城市血液中,渗透到市民心扉中,并逐渐累积成广大干群的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马鞍山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精神引领。

  温度播扬道德春风

  马鞍山市始终把道德讲堂建设当作红色教堂素质课堂来打造。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几套班子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定期走进道德讲堂总堂,以普通党员身份与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一起,在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心灵净化流程中,同唱《好人就在身边》《公民道德 歌》,聆听道德故事,重温国学经典,经受道德洗礼。市委书记张晓麟、市长魏尧参加讲堂活动后,分别写下德行天下,幸福人生修身律己,善心善为,践行美德的人生感悟。

  广大干群纷纷走进社区、村镇、企业、学校等基层道德讲堂,在场景融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听说读唱中,在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的衷情诉说中,引 发了内心深处的同振共鸣。 2012年以来,全市建成市级道德讲堂总堂和各类标准化道德讲堂577个,累计开展活动3千余场,受众近50万人次,其中领导干部进讲堂1万人次以上,以 落细落小落实的新举措,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的新常态,有力地推动了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大力开展文明之歌系列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以形式活泼、形象生动、记忆深刻的表现方式,把身边各类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与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义融为一体,通过图像、文字、声音传遍全市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使24个字三个倡导在耳濡目染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文明之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已举办27场,全市300多名参赛选手以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为演讲切入点,立足本职岗位,用鲜活的事例和质朴的语言,诠释了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诗朗诵《美丽村官王启志》、女子群舞《嫂娘》、情景剧《永不熄灭的烛光》等感人至 深。 《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马鞍山新闻联播》、马鞍山文明网均开设专栏专题,展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风采。同时,编印出版《人文马鞍山》和《马鞍山好人的故事》系列丛书,发行《德行诗城——马鞍山好人》纪念邮册。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必须抓紧抓实的基础工程,也是常抓常新的灵魂工程。马鞍山市坚持立德树人,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使每个人都 成为倡导和践行文明的主体,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文明创建,使价值观教育更加人格化、直观化、生活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江南一枝花将更加明艳。

 

重在培育贵在践行

盛厚林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这个根本,把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弘扬聚山纳川、一马当先马鞍山精神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推动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为全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真心感悟核心价值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在道德构建、难在道德提升。我们始终把道德讲堂建设当作红色教堂素质课堂来打造。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几套班子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定期走进道德讲堂总堂,以普通党员身份与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一起,在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心灵净化流程中,同唱公民道德歌,聆听道德故事,重温国学经典,感悟道德力量,接受道德洗礼。县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纷纷走进社区、村镇、企业、学校等基层道德讲堂,在场景融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听说读唱中,在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的衷情诉说中,引发了内心深处的同振共鸣,积聚 起强大的道德力量。不少基层单位即学即行,纷纷走出讲堂开展志愿服务、岗位竞赛、爱心帮扶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大家普遍反映,道德讲堂的教育作用远远大于开会、听报告的效果,真正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感悟核心价值观的潜质。

  真情诠释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全市共推选产生一大批中国好人和安徽好人,一批先进典型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我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动作 用,组织近百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以及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最美职工、最美教师、最美护士、最美社区干部等走进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自己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家常话透出真善美,让核心价值观宣传贴民心、顺民意。马钢公司职工傅强,16年来无偿献血8万多毫升,牵 头组建马鞍山爱心传递志愿服务总队,带领1200多名成员为社会无偿服务近9万个小时;马鞍山供电公司职工刘常鸿,面对身患绝症的人生大劫,不气馁、不退 缩,以超常的毅力坚守岗位,饱含热情参加志愿服务。他们的真情付出,向全社会立体展示了一幅崇德向善、助人为乐、弘扬正气、爱岗敬业的担当精神,给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深刻的、生动的、令人信服的回答。

  真切涵养核心价值观。多年来,我们始终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一方面在道德讲堂的硬件建设上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 讲堂内外悬挂道德箴言、修身经典、模范画像、24字核心价值观等楹联、字画,突出主题、图文并茂,使每一个走进讲堂的人肃然起敬、心存敬畏。另一方面在讲 堂活动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讲堂所传递的核心内容融为一体,分期开设家风”“修身”“敬业”“诚信”“廉政等专题,每期引用相关的国学经典进行诵读讲解,使参加活动的党政机关干部在主持人的词义解释中默记中华经典的内涵,在齐声诵读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20138月起,我们面向全市 党政机关干部定期编发《每周一文》,一文一事、引经据典,深刻阐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以及怎样做人、怎样干事、怎样为官的道理。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报纸上开设品读经典专栏,刊发经典原文、经典新解、经典感悟和国学研究等文章,共同探源中华文明之真谛,深受干部群众喜爱,进一步增强了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

  真实展现核心价值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实践,道德讲堂已发展成为全市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同时,我们在总结推广道德讲堂建设成功经验 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主题、拓展思路、创新载体、提升成果。去年以来,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深入推进走亲戚活动,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至少与一户 农村或社区生活困难家庭结为亲戚,长期进行扶贫、扶志、扶技,目前全市已结成亲戚”1.7万余对,走亲戚7万人次,亲戚的范围也由过去的 穷亲戚延伸到征迁拆迁和帮教对象,既锤炼了干部作风,也密切了干群关系。中央和省直主流媒体对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今年以来,又在全市广泛开展了文明 之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评选产生了花山区红袖标工程、雨山区明渠社区老人错峰出行乘公交等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品牌,形成了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接地气、强底气。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必须抓紧抓实的基础工程,也是常抓常新的灵魂工程。马鞍山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理当争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确保以优异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作者系马鞍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傅强的公益之路

 

如果让马鞍山人将街头献血车与一个人联系起来,恐怕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同一个名字:傅强。献血本身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傅强16年如一日坚持献血,总量 超过80400毫升,相当于15个成年人血量的总和,并先后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志愿者。不仅如此,傅强还从事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累计已超过 1.7万小时,因此成为马鞍山家喻户晓的献血超人”“公益达人

  作为马钢公司的一名职工,傅强曾从事工业自动化维护工作。 1991年在一次工伤中造成胸椎两节椎骨骨折,面临瘫痪危险,在众多爱心人士的鼓励和帮助下得以康复。劫后余生,我决心用一生回报社会,奉献他人!傅强说。

  1998年的一天,傅强与未婚妻裴春梅上街采购婚礼用品,无意间看到街边的采血车,他眼前一亮,没想到帮助别人其实这么简单!傅强说。这是傅强第一次献血,从此他的献血足迹遍布南京、深圳、浙江、贵州等地。十几年来,他无偿献血总量常年位居安徽省爱心榜首位,并连续11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

  有了初步的公益事业经历,傅强开始带动家人、同事和朋友加入到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队伍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于是,2005年傅强和一批志愿者组成马鞍山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这是全省第一个无偿献血志愿者团队。协会成立后,他带领会员常年在街头、学校、社区及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动员无偿献血活动,多次组织紧急献血工作。 200712月,两位台湾客商在马鞍山因车祸受伤,抢救时因他们均为RH阴性稀有血型,而血库又无库存,傅强得知后,紧急组织动员协会稀有血型会员在两 小时内献血1400毫升,抢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而挽救了两名台胞的生命。

  傅强还是马鞍山市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总队下辖15个项目分队、4个大学分队,还办了一个志愿者专业网站,拥有队员1229人。四川汶 川地震发生后,傅强迅速组织了一支50人的抗震救灾志愿服务队,募集善款1240万元。因为有了抗震救灾的经历,傅强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又在四川雅安负责了多个项目,支援灾区建设。

  在傅强的带动下,妻子和女儿也都醉心于公益事业。身为中学心理老师的妻子裴春梅连续12年坚持无偿献血,并与丈夫一样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她还结合自己的专业在众多粉丝和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了安徽省第一支学生心理志愿者队伍——“萤火虫心理志愿者服务队。女儿傅雨辰课余时间组织 同学投身志愿服务,初一时就被评为马鞍山十佳美德少年。如今刚上高中的她,也加入到萤火虫心理志愿者服务队。今年7月,傅强一家被评为全国最美 家庭。近期,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公益事业,傅强夫妇正在积极探索创建公益组织孵化园。

在马鞍山市,人们常说傅强做公益有瘾,傅强却说:关爱他人、提升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奉献社会,去感染每一个人,把快乐的感受传递给每个人,也带给自己!

 

温暖的大家庭

 

  市民徐曲明:闪光的青春,爱心的传递!要知道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很难,但小小的钢城却有14份爱心火种传递到远方,为不相识的生命垂危者带来生的希望。马鞍山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为志愿者爱的付出喝彩!

  市民王敏:党员干部走亲戚活动的真谛在于通过结对子,既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又让干部职工从中了解百姓疾苦,各项工作更得人心。

  市民潘娜:今年马鞍山市实施的温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提前完工的有广播电视村村通、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城乡居民养老保 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补助,让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志愿者李剑:中国青年志愿者马鞍山爱心车队全体队员服务社会、感恩于社会的感人事迹,通过马鞍山市交通音乐频率、马鞍山市电视台传遍四方。志愿者志愿服务激励社会上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新风和正气。

  网友沈云鹏:无偿献血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友善行为,爱心奉献的新型人际关系是连接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我献血,我光荣!

  网友春秋:面对32000多元现金,司机徐多林不仅没有动心,还求助警方,千回百转找到失主。开车20多年来,徐多林捡到并归还了数百部手机、数十个钱包,帮助几十人找回丢失的包裹,被大家誉为最美司机

  网友大爱无疆:创建工作得人心。育才路、育才路集贸市场、安民农贸市场经过整治后,骑路市场没有了,东西摆放整齐了,垃圾也清理了。城市干净了,我们心情也舒适惬意,整个城市也文明多了。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