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芜湖市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注重将“诚信”这个关键词与城市精神有机融合,全力打造“信用芜湖”。
早在2012年,芜湖就在全省率先建设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并积极申报全国“信用城市”建设试点。其中,首期准金融机构征信子系统中心平台已基本 建成。在“2013-2014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排名中,芜湖再次获年度优秀城市称号,位列非省会城市第二位,成为城市商业信用环境的领跑者之一。
从广泛邀请“诚信道德模范”的现身说法,到信用惩戒体系的探索性建设,再到全社会诚信氛围的大力营造,一股股“诚信之风”在江城大地劲吹。百业兴旺,万商云集,芜湖市近年来喜人的发展态势,彰显了“诚信江城”的磁场效应。
基层讲堂一座熔炉
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芜湖市始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提升全体市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 度。每年开展“江城百名好市民”“芜湖好人”推荐评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其中普通农妇王二玲、“全省最美乡村教师”王新发等感人事 迹,在全社会广为流传,为全体市民树立了榜样。
发挥身边好人与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芜湖市从2012年起,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 上,通过全过程的创新再造,精心打造出“机关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社区道德讲堂、村镇道德讲堂、新市民道德讲堂”等六类“道德讲堂”, 确保各行各业各类人群能定期走入讲堂,从内心感悟诚信的真正含义。
“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却做出了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事,为构建文明社会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诚信社会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歌! ”芜湖市弋江桥街道南街社区居民们,在点评“诚实守信中国好人”“拾金不昧环卫工”李家荣事迹时如是说。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精神家园,芜湖市各级道德讲堂在开展活动中,格外重视“诚实守信”的传承,通过邀请各级“诚实守信好人”参与,力求在潜移默化中感化更多群众。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道德讲堂1500余所,累计开展活动1.3万余场,直接受众已突破百万人次。
道德档案一面镜子
作为破解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有效解决诚信建设等方面难题的一次全新尝试,芜湖市结合自身实际,从2006年起,以加强居民道德建设为重点,适时推出了“居民道德档案”这一全新的公民道德素质评价工作模式。建立“道德档案”,就是要增强居民社会责任、道德意识,构建家庭、社区、社会“三位一体” 综合体系。
作为一种评价新模式,芜湖市“居民道德档案”以一种新标准、新依据,将一个普通人能否在社会(社区)做一个好公民、能否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能 否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等履行自身责任的情况,加以客观真实反映。此举有力地提高了全体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了社会道德的约束力,为建立具有可行性的道德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居民道德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履行业主义务,主要是物业管理费用的交纳情况等。通过居民自行记录报告、社区广泛收集,共建单位反馈及社区工作者统一记录,楼院和党小组组长分片登记等形式,建档形成“居民道德档案”。
“居民道德档案”建设工程实施8年多来,仅在芜湖市中心城区镜湖区境内,就建立数万余户道德档案,建档对象以区机关、事业单位、文明单位的干 部、职工和部分素质较高的居民为主,大家不仅改变了旧观念,减少了抢搭、新建违建、以欺骗手段牟取不法利益等行为,还提高了支持和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不少市民自觉加入到文明劝导、互帮互助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
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档案成为空白。于是,大家除了在“诚信”栏目多增加个人亮点外,还争着、抢着做好事,主动参加义务献血、义务劳动等活动。
“红黑”榜单一把戒尺
“要以建设诚信文化、提升诚信意识为根本,以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为重点,以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为目标,通过建立失信惩戒‘黑名 单’,用信用惩戒高端消费的方式,推动形成一个不想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芜湖市文明办负责人日前在《芜湖市“构建诚信惩戒失 信”合作备忘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今年8月初,芜湖市20家市直和驻芜单位共同签署了一份特别的备忘录,其中明确了将适时发布产品质量“红黑榜”,并通过建立信用惩戒“黑名单” 制度,不定期公布所有失信被执行人。此举对于进一步推进“诚信芜湖”建设,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正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按照《备忘录》提出的建立信用惩戒“黑名单”架构,信用惩戒对象为全市各级法院办理的执行案件中,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所有失信被执行人,及被该市各级法院发出限制高消费令的其他被执行人。
芜湖市各级法院除不定期公开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外,还同时用惩戒高消费行为来进一步约束,以更好地发挥警示作用。譬如,列入“黑名单”的人 员,禁乘飞机、列车软卧、动车一等座以上座位;当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失信被执行人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限或禁止,真真切切地打造一个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网络”。
同声合唱一种信念
芜湖市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十分重视营造浓厚的讲诚信宣传氛围,坚持定期每月在本市报纸、电视、电台、网站等主流媒体专栏,组织 进行相关新闻报道及发布公益广告,还利用各种鲜活载体,以贴近性强、趣味性强的宣传方式,春风化雨般地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楼道文化”与“清洁家园”建设中,芜湖市植入“诚实守信”元素,在社区楼道有层次地悬挂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语、宣传牌,发动楼栋 居民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大家对核心内容的熟知与认知程度,让居民们行走在文明楼道间,享受和谐氛围的同时,加强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结合新一轮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芜湖在市区主要道路两侧、公交站台、城市出入口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大频次播出有关公益广告;积极利用公 交车车载电视、出租车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工具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诚实守信主题宣传片。全市各大街小巷每处配电箱、交通显示屏、LED显示屏等都安 排了诚实守信等宣传内容,进一步扩大了全市诚信建设的影响力,拓宽了诚信社会的宣传领域。
随着网络发展进入“微”时代,芜湖还注重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借助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开展分众、具象、互动式的宣传教育,展示身边芜湖好人、道德模范的典型事迹,拓展网上阵地。
打造“诚信江城”,让思想道德的强磁场无处不在,让人人成为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江城芜湖笑迎八方来宾,展示了一座城市的自信、自强、开放、文明的无穷魅力。
让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聚能量”
段玉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三个倡导”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统一。在“三个倡导”中,第三个“倡导”的内容是公民个人层面的基本价值准则,也是前两个“倡导”的基 础。
公民道德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释放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诚和善意,更在于能够焕发无声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撑。近年来,芜湖市以创新公民道德实践为抓手,通过道德讲堂、芜湖好人、志愿者活动等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聚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持公民道德建设项目化、品牌化。紧贴群众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在春风化雨和潜移默化中,吸引群众从刻意为之到习以为常,自觉自愿“常为小善”。 芜湖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广“居民道德档案”,构建家庭、单位、社会“三位一体”的公民道德素质综合评价体系,目前已建立5万多户居民道德档案。这种 居民自行记录报告、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的形式,提高了居民参与积极性,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中江市民大讲堂”、文化艺术节、社区文 化月、社区邻里节、教科文化普及月、少儿文艺月、“全民健身日”、“科技活动周”等一系列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推广,融入到群众日益丰富的精 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坚持公民道德建设通俗化、大众化。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活动载体,从“身边小事”入手,宣扬平民英雄、凡人善举,让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可亲可敬,实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自2012年5月以来,芜湖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的阵地作用,激发正能量,塑造新风 尚。截至目前,全市共建道德讲堂1500余所,开展活动累计1.3万余场,直接受众已突破百万人次。芜湖把道德讲堂建设和评选学习好人有机结合,通过道德讲堂讲述凡人善举,宣传好人好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47人入选“芜湖好人”、79人入选“安徽好人”、8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12人入选省市级 道德模范,好人好事竞相涌现,爱心奉献蔚然成风。
坚持公民道德建设本土化、实践化。注意与弘扬城市精神有机融合,不断成就城市文明新高度。公民道德建设不能“就道德宣传道德”,要以城市精神为 依托,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为城市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文滋养。近年来,芜湖以志愿服务为重点,大力实施以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邻里 守望、
坚持公民道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强化制度的引导、整合和规范作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合力,及时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工作 举措,使成功经验制度化、易推广。芜湖市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志愿者工作规模化标准》《“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关考核考评机制,增加诚信建 设在文明创建中的考核权重,把道德讲堂建设纳入“一票否决”,初步形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体系。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芜湖还将建立健全相关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把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全过程。
尚贤崇德地,巍巍和谐城。历史悠久的芜湖,既拥有深厚坚实的文化底蕴,也拥有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孕育公民道德之“花”的一方沃土。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全社会的道德基础,构建芜湖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快建设创新优美和谐幸福新芜湖。
(作者系中共芜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二玲:替夫还债守承诺
面对丈夫离世后需要独自承担的70万元债务,芜湖市弋江区九龙村农妇王二玲毅然发出“他欠下的债,我一分不少偿还”的誓言。尽管面临累累债务,她依旧尽心尽力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和年幼的女儿,凭着农家妇女的淳朴、善良,用亲情、诚信与母爱,撑起一个家。
2007年9月的一天,早年遭遇车祸落下后遗症的丈夫王友群突感不适,几经抢救无效而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照顾老人、孩子的重担,让王二玲感到不堪重负。就在她擦干眼泪准备重新面对生活时,坏消息却再次袭来:资金链断裂,合伙人退股,丈夫生前外债总数高达70万元!这个淳朴的农家妇女一下子惊呆了。
面对人生的一次次打击,王二玲没有退缩,一边与债务人逐一核实债务,一边与丈夫生前的生意伙伴办理退股等手续。尽管这笔债务数额巨大,特别是部 分债务仅有口头借款协议,王二玲仍毅然向全体债务人承诺:“欠下的债,我一分不少要偿还! ”为了还债,王二玲接手生意,从一窍不通开始学习,每天出门跑业务,妹妹帮着在店内打下手。在承担累累债务的同时,由于公婆体弱多病,女儿读书需要营养,她省吃俭用,将节省下的生活开支,给孩子补充营养,补贴公婆生活或治病。 7年来,她节衣缩食,能省就省,从未给自己添置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当有人建议她趁年轻改嫁时,她总是一笑而过:“公婆岁数大了,小叔子年轻没成家立业。作 为媳妇与嫂子,我能忍心不管吗? ”2010年夏季,婆婆突发心脏病,手术需要24万元费用。手头紧缺的王二玲,次日便从朋友处筹借了10万元给婆婆先期治疗。
生活如此艰辛,王二玲一个人默默承受。在替丈夫还债的第一年里,她瘦了20斤。她每天早出晚归,忙着四处跑业务,用自己的诚信与勤劳,影响与感动着每一位生意伙伴,丈夫生前的一些合作伙伴主动帮助她开拓市场。生意渐渐好起来后,王二玲的生活也走上了正轨。 2013年初,历经6年令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付出,王二玲以“蚂蚁搬家”的方式,终于还清了全部债务。她默默承受精神与身体双重压力,信守承诺的举动,彰显 了诚实守信的中华传统美德。 2013年4月,王二玲入选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今天,在芜湖众多社区开设的“道德讲堂”上,王二玲诚实守信的故事仍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听众,成为 江城市民学习的楷模。
处处绽放文明花
当代著名画家应天齐:芜湖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半城山半城水,我从小生活在这里,是她养育了我的生命,孕育了我的艺术。
芜湖市弋江区社工薛明松:做个友善的人,要修身养性,让自己心中时刻保有一份善念,知足且懂得感恩;让友善之花盛开,并传递给周围的人。芜湖有 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企业家、退休人员、青年学生、都市白领,他们有着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却因助人为乐而聚集在一起。长期以来,他们活跃于各种扶老、帮残、助教、救孤、济贫活动,用一言一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他们就是“志华爱心团队”的成员。
芜湖寅运出租车公司党支部书记严增辉:如果一个企业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价值观培育,那它肯定做不大也走不远。在芜湖,“雷锋车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 “雷锋车队”干一行爱一行,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就是需要用个人和团队的力量。
芜湖海格斯能源产业园项目外方投资者代表、希腊人Alexis:芜湖人民十分友好,尽管他们不会说英语。他们会在我走在街上时向我问好,也会邀我去当地酒吧喝酒。这让我很快融入芜湖这座城市,并将精力于集中工作上。
芜湖市景江东方小区的张阿姨:如今走在街头和小区出入口,随处可见公益广告,内容也主要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这些公益 广告影响广泛,传递道德正能量,能很好地引导市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形成崇德向善、知荣明耻、遵德守礼的良好习惯。这不,如今小区居民随手丢垃圾的少了,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多了,居民素质普遍提高。
网友“江城客”:城市的气质和精神风貌,有力促进了芜湖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今日芜湖是全国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最佳休闲城市、2012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这些成绩和荣誉是每位芜湖人的骄傲,也是芜湖未来发 展最大的资本。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