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经过四年多紧张的建设,合肥南站即将顺利建成。按照市政府与上海铁路局会商意见,合肥南站计划于
社会车辆及出租车的送客流线
1、以旅客为中心实现零换乘
合肥南站枢纽及其配套工程由北广场、南广场、东西线下场站、场区内部道路等部分组成,是结合高铁合肥南站建设的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 通、公路客运、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出租、社会车辆、慢行交通等多种交通换乘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零换乘”的规划设计理念。 广场和南广场以交通换乘、大型社会停车库等交通功能为主,兼顾商业配套。其中,北广场地面一层,地下三层,建筑面积约8.
出租车的接站流线
2、出租车实现人车分流
针对传统枢纽中出租车乘客人车交织、候车时间较长的问题,合肥南站创新理念,采用人车分离,到、停、发分离,矩阵式发车的理念,设置了4排并列 式出租车排队通道,对人车冲突点采用立体交叉,不仅保障了乘客的安全,而且可同时发车24个(远期可拓展至32个),极大地提高合肥南站旅客的疏散效率。 同时,以合肥南站为核心,高起点规划建设了一批配套市政道路。徽州大道高架、龙川路、繁华大道等快速路和主干道已相继建成通车,畅通二环、高铁路、庐州大道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美和路、宿松路、祁门路等一批项目正在积极筹划中。
3、智能化管理改善公交乘车环境 采用“到发分离”模式,将进入合肥南站的公交车的落客区和上客区完全分离。公交于北广场室内落客,其公交车道净宽
社会车辆及出租车的离站流线
4、区域统筹,完善外部交通
为完善高铁南站片区的交通组织,我们对高铁片区约10平方公里范围的交通进行综合研究分析,通过优化南站地区道路网结构,运用“区域统筹”的理 念,将合肥南站各种形式交通流的疏解分解到整个区域,通过徽州大道、龙川路、高铁路等路网的建设,实现了客流的快速收集和分流。
5、站房采用高科技自然采光 在充分借鉴外地高铁站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合肥南站的站房和配套工程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使用了地源热泵、光导照明、LED照明、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自 然采光、地埋风沟等节能降耗技术,RFID、智能管理、高清监控、光截面感烟探测等先进技术,以及GRC挂板、环保墙材等新材料,充分体现“绿色、科技、 环保”的建设理念。 (记者 徐晓景)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