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皖北发展“新十条”正式印发

访问次数: 2170                        发布时间:2014-11-26

[字体: ]

《意见》从加大改革创新、主导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农业和扶贫攻坚、基本公共服务、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开放合作、干部人才和对皖北地区发展指导力度等十个方面,要求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意见》明确对皖北三市九县,凡需要市县配套资金的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降低市县配套比例。由省以补助或奖励方式建设的项目,对皖北三市九县补助或奖励标准在原基础上提高15%,蚌埠市三县均在政策支持范围内。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关于促进皖北地区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通过省委常委会审议,于1120正式印发。《意 见》从十个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方面,提出了加快皖北地区振兴的路径。蚌埠市将继续受益政策东风,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全面加快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建设步 伐。

  《意见》把加快皖北发展作为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从加大改革创新、主导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农业和扶贫攻坚、基本公共服务、重 点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开放合作、干部人才和对皖北地区发展指导力度等十个方面,要求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继续实施加快皖北振兴战略,原先支持皖北地区发展的合法合规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底。

  《意见》在加大改革创新支持力度和主导产业发展方面明确,凡是中央允许和鼓励探索的改革,积极支持皖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对皖 北地区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项目,优先纳入省“861行动计划组织实施。省属国有企业新上工业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在皖北地区落地。从2015年起,省 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等专项资金进一步向皖北地区倾斜。优先支持皖北地区申报国家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专项资金补助和皖北地区重点镇发展。

  在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方面,《意见》提出要强化农村要素投入保障机制建设,省级涉农财政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要进一步提 高投入皖北三市九县比重,到2017年分别达到耕地面积和贫困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增加对皖北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争到2017年省对皖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类专项资金投入达到人口规模所占比重。

推进龙亢农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首位产业……在《意见》和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推进会讨论审议中,蚌埠元素被多次提及。意见明确对皖北三市九县,凡需要市县配套资金的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降低市县配套比例。由省以补助或奖励方式建设的项目,对皖北三市九县补助或奖励 标准在原基础上提高15%,蚌埠市三县均在政策支持范围内。淮河干支流航道、蚌埠港、蚌埠民航机场等重点项目均在重点项目建设范围之列。(蚌埠新闻网)

 

相关信息:

 

抓落实就是最好的政策

 

现在省里支持皖北发展的政策已经不少,关键是确保政策落地。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推进会上指出,抓落实就是最好的政策。这番话蕴含深刻哲理,对干部抓好政策落实具有重要启示。

  我们常说,政策好,还要人努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本身就是政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加快皖北振兴中,陆续 出台双十条一纪要等政策举措,现在又颁布《关于促进皖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构筑了比较完备的支持政策体系。实践表明,许多政策一经落地,就带来巨大变化。但现实中,我们也看到,同样是皖北地区,政策落实的水平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地方端着金碗还发愁,好政策只能躺在纸上睡大觉;有的地方只 看到转移支付的真金白银,看不到政策蕴含的发展机遇;有的地方抓落实粗枝大叶,政策效应只释放一两成。这其中,干部的政策水平、工作作风都有一定差距。

  抓落实就是最好的政策,这深刻启示我们,有了好政策,不要等待观望,必须立即行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政策抓在手上,认认真真落实到位。抓落实不是搬文件,不能照葫芦画瓢,要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要加强政策绩效评估,不断调整完善政策内容, 进一步提高施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工作业绩。

 

安徽省出台十条新政 力促皖北又好又快发展

 

1120,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皖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 《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十个方面支持力度,努力推动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支持力度。凡是中央允许和鼓励探索的改革,积极支持皖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近期重点要在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土地管理制度、社会事业发展机制、干部和人才管理体制、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产权制度、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加快突破。

  进一步加大主导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优先支持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和具有高成长性的产业项目在皖北地区布局。对皖北地区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项目,优 先纳入省“861行动计划组织实施。省属国有企业新上工业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在皖北地区落地。省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和各类产业项目资金、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资金、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同等条件下对皖北地区倾斜支持。

  进一步加大新型城镇化支持力度。从2015年起,省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等专项资金进一步向皖北地区倾斜。优先支持皖北地区申报国家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专项资金补助和皖北地区重点镇发展。省对皖北地区美好乡村建设、园林城市创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 理等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进一步加大农业和扶贫攻坚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适当降低三市九县农业政策性保险市县配套比例。省级涉农财政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要 进一步提高投入皖北三市九县比重,到2017年分别达到耕地面积和贫困人口占全省的比重。深入推进宿州市和龙亢农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

  进一步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增加对皖北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争到2017年,省对皖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类专项资金投入达到人口规模所占比重。尽快缩小教育、医疗等资源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

  进一步加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对皖北三市九县,凡需要市县配套资金的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降低市县配套比例。由省以补助或奖励方式建设的项目,对皖北三市九县补助或奖励标准在原基础上提高15%

  进一步加大要素保障支持力度。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主要用于皖北地区发展;优先支持皖北地区争取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 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试点;争取将皖北各省辖市纳入国家第二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范围;争取皖北地区省辖市在本行政区域内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流动。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杠杆作用,广泛撬动更多市场资金和社会力量支持皖北地区发展。

  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支持力度。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对皖北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支持具备条件的皖北地区申请设立海关 特殊监管区。加强与上海自由贸易区对接,加快推进与长江经济带的大通关建设。深化南北结对合作,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进一步加大干部人才支持力度。省统筹选配皖北地区市、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加大南北地区和上下级机关干部的交流力度。完善并落实对长期在皖北地区任职干部的有关待遇规定。积极运用人力资本作价入股、个人所得税优惠、市场化人才评价、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到皖北地区 创新创业。省引进省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继续向皖北地区倾斜。

  《若干意见》中,皖北地区是指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以及明光市、凤阳县、定远县、寿县、霍邱县。三市九县是指亳州、宿州、阜阳三市以及濉溪县、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明光市、凤阳县、定远县、寿县、霍邱县。大别山革命老区十县()可参照执行 本意见中的相关政策。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