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中国按下改革“快进键”

访问次数: 666                        发布时间:2015-02-26

[字体: ]

 

2014911,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看到简政放权后一枚公章取代过去109枚公章的权限,在他的见证下,109枚公章被永久封存。中新社发刘震摄

 

2015215消息,《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图为北京一处村庄墙上印着办理暂住证登记的红字。中新社发张浩摄

 

  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羊年新春贺词中这一短短11个字的表述,激起人们对今后中国改革步调的无尽想象。

  如今,中国几乎没有哪个词比改革受到的关注更高。改革不仅被视为中国最大的红利,也寄托了民众对中国未来的期许。在2015这一全面深化改 革的关键之年,人们对中国政府将如何按下改革的快进键有着更高的期待,特别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这将是一个值得观察的重要看点。

  治大国如烹小鲜,改革亦同此理。如何在改革速度和改革质量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点,既不患拖延症,也不留后遗症,需要决策层精准拿捏分寸和力道。过去一年多来,中国官方蹄疾步稳的改革策略逐渐清晰。

  蹄疾步稳,体现在迅速对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并持续发力。

  纵观迄今为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八次会议,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司法体制、农村土地制度等被排在前列的改革事项,都是当前经济结构要转型升级,改革要有所突破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不首先解决这些问题,其他改革就难以深入。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财税体制的改革在官方的密集行动下稳步向前。修订通过新预算法,强化对政府钱袋子的硬约束;搭建地方债借、 用、还一体化管理新框架,首次明确中央不为地方政府还债兜底;在10个省区市开展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2014年以来,中国财税改革小步快走,力度和进度被世界银行赞为令人鼓舞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手棋也频频提速。在投资、生产经营领域,2014年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从推动政府 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到改革工商登记制度,降低民众办企业门槛,再到修改投资规定,大幅为企业投资松绑,一系列措施逐渐盘 活经济大棋局

  蹄疾步稳,还体现在对那些呼声很高但多年都啃不动的硬骨头,只待火候一到便果断开刀

  例如,当八项规定的持续推进已使反对一切形式的特权腐败成大势所趋,且审计监督力度大大增强之时,酝酿多年的公车改革和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便强力推行。在国际油价持续大跌之际,连续三次小幅上调成品油消费税,税额提高幅度与油价下跌幅度互相抵消,减小了改革阻力,使其不致成为不能承受 之重

  这一改革策略如今成效初显。2014年深改组确立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此外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项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成果。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改革难度大但进展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

  精彩的开场戏使人们对正戏更加期待。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国内外形势依旧严峻复杂,也对加快改革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事实上,改革正是和危机赛跑,和民众的期待赛跑。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决策层已针对提速改革频频释放信号。

  习近平在深改组第八次会议上提出,改革需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在与企业家、经济学者座谈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建议时明确表示,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进键

  本月陆续结束的地方两会上,深入推进改革已成31个省(区、市)201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辽宁省省长李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要用改革为一切创新开路、清障、除弊

  有理由期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官方会透露更多明确而紧凑的改革时间表,使条件成熟的改革加快推进。()

 

    信息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