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正式对外公布

访问次数: 590                        发布时间:2015-02-28

[字体: ]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市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工作从去年12月初启动以来,经过自查自清、集中审核、“三上三下”反复协商,完成了合法性审查、专家组论证、领导小组研究、网上公示以及向省编办、市人大法工委汇报等环节工作。日前,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确认保留市级1812项行政权力事项。215,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单位网站上同步向社会公开。

一、主要做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清单建设工作,及时成立市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按照“部署清理”、“集中审核”、“公布运行”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夯实权清工作基础。从有关部门抽调19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或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12月上旬开始,实行集中办公。把权责清单制度建设的10项任务作为主线(即:确围、清权、确权、确责、晒权、优化流程、打造平台、行权、制权、追责),重点抓好“三上三下”环节审核工作。为统一审核标准尺度,研究制定审核口径、流程图及表格模板等50多个。及时开展多轮业务培训和预审,指导工作。二是全面清理行政权力。纳入清理范围单位共65家,涉及清单目录的部门共45家、驻黄单位8家。清理行政权力事项5649项,其中取消197项、下放233项、转移187项、暂不公开772项、整合2623项行政权力。确认保留行政权力1812项,其中行政审批181项、行政处罚1195项、行政征收18项、行政给付2项、行政奖励1项、行政强制66项、行政确认67项、行政裁决4项、行政规划19项、其他权力259项。三是坚持严格审核把关。对审核确认保留的行政权力,反复查找对照10万余条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列出3万余条法律法规条款依据,编制2.8万余条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市监察局、法制办、政务中心同步开展廉政风险点、合法性、流程图等审核审查工作[共排查市直单位廉政风险点7274项,编制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686]。还专门召开专家论证会,逐项把脉论证,确保做到应减尽减、能放则放,又把该管的管住管好,避免出现监管盲点和漏洞。

二、工作成效

通过权力事项的清理和清单的制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行政权力事项大幅度精简。经过清理审核,共保留行政权力1812项,减少3993项,精简70.7%;行政审批事项从325项减少到156项,精简52 %。超额完成了省规定的精减任务,与全省其他市相比,属较少的市之一。二是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对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提前全部取消;对有法律法规依据确需保留的,调整转变管理方式,转为其他权力;对属于政府机关事业内部事务的转为内部管理事项。经过清理,市级5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中,转为其他权力39项,取消、下放、转移减少20项。三是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市与县共有的行政处罚权,除涉及跨区县的重大复杂处罚事项,以及涉及生产、环保、安全等重大责任事项的处罚事项外,一律实行属地管理,充分发挥区县政府就近管理的优势。通过清理,市级共下放了233项行政权力。四是权责匹配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的建立,把每一项政府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结合起来,将传统的“针对部门讲责任”转变为“针对具体权力讲责任”,抓住责任倒逼权力精简,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刚性约束。有利于促进政府及其部门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和方式,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全面提高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

下一步,将加强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修改变化情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施运行情况,适时修订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还将以权责清单为突破口,认真分析研究机构编制调整优化问题,修订部门“三定”规定,全面提升我市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