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争当雷锋精神“代言人”
“这些小孩子真好,给我做体检,像孙子孙女一样啊。 ”
2013年,省直团工委会同合肥市民政局推出了“太阳花爱心助老行动”,组织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医学高 等专科学校等8所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结对合肥市8家敬老院。两年多来,青年志愿者们围绕着各自的专业优势,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老人们在欢笑中感 受到浓浓的温情。
“壁虎为什么能够飞檐走壁? ”来自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青年研究员王俊峰,站在合肥市第50中学的课堂,通过问题的方式,让孩子们和他一起走进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学殿堂。
2010年4月,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团委结合单位的学科特色,精心挑选院属各研究所博士,组建了“蒲公英科学传播志愿服务队”。他们以召开主题讲 座、班会座谈、趣味实验、实地参观等形式与小朋友们进行交流。几年来,共有140余个班级7000余名师生与“蒲公英科学传播志愿服务队”的博士们面对面 互动。
省文明办负责人表示,省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将为省直机关志愿团队服务社会搭建一个新的平台,积极探索建立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星级评定等制度,吸纳各方面的善行义举,不断汇集社会正能量。
“学雷锋”成为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
“学雷锋要抓好‘两头’,学雷锋从青少年抓起,如同幼小树苗培育一样极其重要。但大量事实表明,我们在抓好青少年学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带头学。 ”省文明办创建处相关负责人说。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风关系到民风,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才能引领出全社会学雷锋蔚成风气。党员干部在党内和社会上具有强大的行为导向和风气引领作用,既应是学雷锋的倡导者、组织者,更应是雷锋精神实践者。
“学雷锋,要先从领导干部做起,拿出行动来。学雷锋,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学、做表率。 ”省精神文明建设协会秘书长崔跃松说。他告诉记者,置身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学雷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 走”的尴尬也时有发生,雷锋精神如何在新的时代情境下焕发魅力,党员干部应该拿出自己的行动。
“支部党员认领了扶孤助弱、社区应急等志愿服务岗位,社区也向我们发放了进社区服务手册。 ”日前,省民政厅在职党员纷纷到所在的双岗街道白水坝社区报到,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去年以来,省直工委组织省直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奉献社区、服务群众”活动。目前,已有64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自觉参加公益活动。 “学雷锋要接地气,要在基层扎根,要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 ”
“领导干部带头学雷锋,不是一般的责任,不仅事关个人言行一致,更关系到领导的形象和威信。 ”崔跃松说。
立足岗位凝聚向善向上的力量
党员干部学雷锋,不应止于“街头清扫、开会报告”,关键是把雷锋精神作为政德标尺,在思想和行动上做人民的“勤务员”,立足本职岗位,像雷锋那样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续写出更加丰美的雷锋故事。
13岁的汤晶晶家住长丰县,她的母亲身患帕金森症,瘫痪在床,父亲患尿毒症多年,每周需血透3次。父母的疾病,让这个家庭异常贫困。去年11月 26日,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公益栏目报道了汤晶晶的故事。见报后,爱心人士来到汤晶晶的家里,帮她把房子翻修一新,塑料墙也被砖墙替换。 “住了5年的透风房子,今年终于不冷了。 ”汤晶晶站在修葺一新的房子前高兴地说。
据了解,安徽商报“爱心面对面”公益新闻栏目开栏以来,栏目组的记者共组织了200多次公益活动,进行了540多期共1080多个版面的报道,帮助各类弱势人群数万人,社会各界直接和间接捐款捐物总价值5000多万元。
葛大强曾经是一位默默奉献的志愿者,省广播电台了解到葛大强的事迹后,立即组织全台学习他的精神,并且向全台职工发出了成立“葛大强爱心团队” 的倡议书,分布在全省的16个基层台站也相应成立了爱心小分队。在黄山,701发射台小分队,与当地医护残疾人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在阜阳,插花台小分队成了当地敬老院的义工……他们在全省范围内分别开展着各具特色的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机关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 ”省直文明办主任何海波告诉记者。
近来年,省直机关通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广大机关干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倡导、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据了解,全省省直单位共有各级志愿服务组织300多个,志愿者人数近2万人。
博士团播撒科学种子
“给中小学生上课真是个不小的挑战。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王慧,回想起前不久在合肥市第50中学给学生上课讲解机器人的情景时说。
课堂上,王慧打开课件,从自己儿时立志研究机器人的求学经历讲起,一步步地对机器人的起源、定义、发展,以及未来机器人等方面进行阐述和介绍。看似专业乏味的讲座,也因为她的精心准备而变得生动形象、精彩纷呈。
王慧在合肥50中上课的经历,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蒲公英科学传播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的普通一幕。服务队通过多种形式走进合肥的中小学,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蒲公英科学传播志愿服务队”共有志愿者88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还和合肥市第50中学签署了“团学共建合作协议”。
“‘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活动不仅仅传递了科学知识,更激发了中学生的科学热情,对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肥市第50中学校长冯晓远表示。
在走进校园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蒲公英科学传播志愿服务队”成员还担任合肥现代科技馆的讲解员,在周末、节假日、重大科普活动日以及大型团队接待时提供讲解服务。目前,在合肥现代科技馆,“蒲公英科学传播志愿服务队”已提供了300多人次的讲解服务,工作时间4400多小时,接待参观人数 6.5万人次。
“微笑服务”扮靓省会门户
身披绶带、头戴红帽、肩扛旗帜、向司乘人员发放安全行车倡议书……
“机场高速被誉为‘省门第一路’。作为机场高速的工作人员,我们可得做好服务,扮靓我们安徽的窗口形象啊。 ”张雯告诉记者,围绕“美丽高速·微笑合肥·美好安徽”这一主题,机场高速将青年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常态化延伸服务,在2个收费站常设青年志愿服务队、搭建志愿服务台。在春运节假日期间,机场高速的年轻志愿者们还围绕营运管理中心工作,组织了“文明行车·平安出行”倡议、“情满旅途”、春运送“福”等各具特 色的活动。
几天前,正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路姐”盛园园发现一辆合肥牌照的小轿车在机场站广场熄火,车上一位中年男子慌忙地向她走来。经询问,原来车主陈先生的妻子即将生产,然而在去往省立医院途经机场站时,车辆燃油耗尽,被迫停在了高速公路上。盛园园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值班站长,同时和其他志愿者一边安抚 照
据不完全统计,春运以来,机场高速组织志愿服务小分队2个、参与人数达60余人,发放安全宣传单、倡议书等2000余份,累计帮扶司乘人员40余人次。(通讯员 李一标)
在志愿服务中践行为民宗旨
志愿服务近年来在江淮大地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机关干部投身其中。党员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成为文明安徽的一道靓丽风景。 省直机关结合自身特点,成立志愿者协会,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无疑将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有效促进良好政风的形成。
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改进作风成效的直接体现。为人民服务是机关干部应时刻牢记和践行的宗旨,作风建设成效如何,最终要看服务群众 的能力有没有提升,服务群众的行动是否落到了实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为民宗旨高度契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平台。
机关干部的日常工作,多在办公室中进行,与基层群众联系渠道相对狭窄,易于滋生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等“机关病”“衙门病”。在志愿服务中沉下心、俯下身,用心倾听服务对象的迫切需求,细致、耐心地做好每项服务,对于陶冶为民情怀,治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大有裨益。
在志愿服务中践行为民宗旨,关键在务实。增进群众感情、密切干群联系,来不得半点虚空。志愿服务如果只是走过场、图热闹,就背离了友爱、互助的 精神和为民宗旨,沦为自娱自乐的游戏。结合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才能在每日“八小时”之外,拓宽联系群众渠道,在零距离、面对 面的沟通交流中倾听民声、了解民情。
服务基层群众是干部的基本功,是党的宗旨的生动体现。省直机关不仅是志愿服务的“指挥者”,更应是志愿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践行者。当前,我省志 愿服务活动虽已“满园春色”,但组织水平和服务质量仍有待提升。广大机关干部当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把专业服 务送到基层,带头引领社会风尚,在常态化、制度化服务中砥砺为民之志、锤炼良好作风。(汪国梁)
雷锋所真情服务千万家
“就是再跑上几十里路,我也还要到雷锋所里来存钱。 ”
“雷锋所作为银行企业,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入‘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之中。 ”雷锋所行长刘跃华告诉记者,雷锋支行创立和开展了很多雷锋式的特色优质服务,通过诸如残、破币、零辅币的兑换,上门服务、护款回家、雷锋热线等特色服务,为特殊人群排忧解难。
去年5月份的一天傍晚,将近下班时间,雷锋支行接到一个客户电话,这位客户说他是一个个体户,因火车晚点正在路上,身上携带300多万元现金, 问银行员工能不能等等他。为了等这位晚归的客户,早已过了下班时间的雷锋所员工们只喝了点开水,一直干到晚上8时半,这位客户接过300万元存单时激动不 已地说:“没想到你们还预约加班,我要告诉朋友们,把钱存到你们这里值得。 ”(记者 李浩)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