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议作出部署——
区域旅游一体化 “退出机制”常态化
关键词:区域旅游一体化
规划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今年在编制好“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将重 点抓好“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等重点区域旅游规划,启动浙闽皖赣和粤港澳2个经济旅游圈规划、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大年保玉则4项区域旅游规划。规划编制重在推动形成互惠共赢、有效协作的新机制,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其中,涉及我省的有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浙闽皖赣旅游经济圈和大别山区域旅游规划。目前,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规划已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内容和2015年工作要点,包括我省在内的沿线11个省、直辖市正参与编制工作,规划预计于今年7月底完成;浙闽皖赣旅游经济圈规划是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大别山区域旅游规划,国家旅游局委托我省牵头,与相关省区市联合编制。
关键词:景区承载量
西湖见人不见桥,故宫人山人海,三亚海滩上演“煮饺子”……每逢出游高峰期,重点景区“挤成一锅粥”的场景为广大游客诟病。对此,本次会议提出,今年7月1日前,所有
去年年底,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行业标准,并将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国家旅游局要求各地旅游部门主动作为,督促景区尽快核定并向社会公布最大承载量。
针对那些服务质量差、游客投诉多的A级景区,国家旅游局将进一步强化“退出”机制。去年,国家旅游局在复核检查中共“退出”了44家A级景区。 今年,国家旅游局将加大对
关键词:特色旅游产品
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关键在于有魅力的旅游产品。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负责同志坦言,当前,旅游产品开发还存在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单一、精品景区少等问题。今年,国家旅游局将立足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推动建设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旅游产品体系。
立足打造度假旅游品牌,今年,国家旅游局将开展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认定工作;立足打造休闲旅游品牌,启动国家旅游休闲区试点工作;立足推动中 国旅游“走出去”,开展首批“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认定工作,与世界旅游组织共同推出首批10个中国国际旅游示范城市。省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以创建“国字号”旅游品牌为抓手,打造“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的整体形象,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相关信息:
昨在肥举行的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议透露,浙闽皖赣旅游经济圈将启动
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议昨天在肥举行,记者了解到,
打造四省旅游经济圈
记者获悉,今年旅游部门将完成《“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发展战略规划》等三项跨省规划研制工作,启动浙闽皖赣、粤港澳2个旅游经济圈规划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等。上述跨省的区域旅游规划,均由国家旅游局公开招标,委托区域内某主要省牵头,与区域相关各省市联合编制。
另外,景区
与此同时,
除了门槛提高外,星级饭店、A级景区不再是“终身制”,不合格的要立即“摘帽”。会议透露,今年每季度国家旅游局都将通报一批不合格者。今年第一批将在4月公布。据介绍,去年以来13省区市旅游部门在A级景区复核中共退出4家。
公布
去年底国家旅游局发布《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行业标准,要求从今年4月1日起,游客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景区应向社会公告并向当地政 府报告,且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要立即停止售票,并对外发布提示。《导则》中明确了“最大承载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各个景区划出安全“红线”。
在新《旅游法》颁布后,安徽部分景区曾对外公布过“最大承载量”,如
会议明确,今年7月1日前所有
设价格信得过景区
作为今年重点工作,省旅游局将牵头完成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创建,针对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 快、门票虚高,以及不合理的园中园,票中票情形,采取市场化手段,推出创建活动,提出六条明确要求,凡遵守的景区才可列入信得过景区名单。
在旅游投资方面也有新动作。旅游局将联合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市场化运作。计划明年运行。
在撬动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同时,还要用好补助资金。据介绍,旅游发展基金地方补助资金总规模8亿元,初步考虑投向3个方向,一是新建旅游 厕所1.3万座,改扩建1万座。二是以贷款贴息方式,支持自驾车房车营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项目建设。三是与中国旅游卡结合,对部分持卡的青少年研学旅游、老年人旅游开展旅游意外保险补助。(信息来源:安徽商报)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