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旅游规划会议在肥召开

访问次数: 808                        发布时间:2015-03-31

[字体: ]

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议作出部署——

区域旅游一体化退出机制常态化

 

3302015年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围绕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新形势和新使命的主题,研究部署了区域旅游发展、景区管理、产品开发、项目投资等重点工作。其中,多项工作涉及我省,也和广大游客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关键词:区域旅游一体化

  规划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今年在编制好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将重 点抓好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等重点区域旅游规划,启动浙闽皖赣和粤港澳2个经济旅游圈规划、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大年保玉则4项区域旅游规划。规划编制重在推动形成互惠共赢、有效协作的新机制,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其中,涉及我省的有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浙闽皖赣旅游经济圈和大别山区域旅游规划。目前,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规划已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内容和2015年工作要点,包括我省在内的沿线11个省、直辖市正参与编制工作,规划预计于今年7月底完成;浙闽皖赣旅游经济圈规划是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大别山区域旅游规划,国家旅游局委托我省牵头,与相关省区市联合编制。

  关键词:景区承载量

  西湖见人不见桥,故宫人山人海,三亚海滩上演煮饺子”……每逢出游高峰期,重点景区挤成一锅粥的场景为广大游客诟病。对此,本次会议提出,今年71日前,所有5A级景区完成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由国家旅游局一次性向社会公布。

  去年年底,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行业标准,并将于今年41日起实施。国家旅游局要求各地旅游部门主动作为,督促景区尽快核定并向社会公布最大承载量。

  针对那些服务质量差、游客投诉多的A级景区,国家旅游局将进一步强化退出机制。去年,国家旅游局在复核检查中共退出44A级景区。 今年,国家旅游局将加大对5A级景区服务质量暗访力度,对不合格的5A级景区,作出警告、限期整顿乃至撤销的处理;对4A级景区整治不力的省区市,收回 4A级景区评定权,以保障退出制度常态化。为了更好地保护游客合法权益、减轻景区风险、提升景区安全水平,国家旅游局将作好顶层设计工作,从统一险种、统一保费、统一理赔服务、统一理赔标准入手,试点开展景区责任险联合投保工作。

  关键词:特色旅游产品

  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关键在于有魅力的旅游产品。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负责同志坦言,当前,旅游产品开发还存在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单一、精品景区少等问题。今年,国家旅游局将立足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推动建设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旅游产品体系。

  立足打造度假旅游品牌,今年,国家旅游局将开展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认定工作;立足打造休闲旅游品牌,启动国家旅游休闲区试点工作;立足推动中 国旅游走出去,开展首批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认定工作,与世界旅游组织共同推出首批10个中国国际旅游示范城市。省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以创建国字号旅游品牌为抓手,打造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的整体形象,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相关信息:

 

昨在肥举行的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议透露,浙闽皖赣旅游经济圈将启动

5A不再终身制景区承载量将公布

 

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议昨天在肥举行,记者了解到,5A级景区不再实行终身制,不合格的要摘帽;为防止景区门票价格上有猫腻,还将开评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

  打造四省旅游经济圈

  记者获悉,今年旅游部门将完成《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发展战略规划》等三项跨省规划研制工作,启动浙闽皖赣、粤港澳2个旅游经济圈规划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等。上述跨省的区域旅游规划,均由国家旅游局公开招标,委托区域内某主要省牵头,与区域相关各省市联合编制。

  另外,景区5A门槛将提高。据悉,5A级景区标准自2003年制定实施以来,景区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这项工作由浙江省旅游局牵头,年内将完成修订任务。

  与此同时,5A级景区的评定也不是由旅游局说了算。而是要成立以跨部门专家为主体的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负责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休闲区、旅游规划机构资质等品牌认定工作。

  除了门槛提高外,星级饭店、A级景区不再是终身制,不合格的要立即摘帽。会议透露,今年每季度国家旅游局都将通报一批不合格者。今年第一批将在4月公布。据介绍,去年以来13省区市旅游部门在A级景区复核中共退出4家。

  公布5A景区承载量

  去年底国家旅游局发布《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行业标准,要求从今年41日起,游客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景区应向社会公告并向当地政 府报告,且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要立即停止售票,并对外发布提示。《导则》中明确了最大承载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各个景区划出安全红线

  在新《旅游法》颁布后,安徽部分景区曾对外公布过最大承载量,如5A景区黄山核定景区日最大容量为:正常天气5万人,恶劣天气3.5万人。

  会议明确,今年71日前所有5A景区完成最大承载量核定,安徽涉及黄山、九华山、天堂寨等。由国家旅游局一次性向社会公布。

  设价格信得过景区

  作为今年重点工作,省旅游局将牵头完成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创建,针对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 快、门票虚高,以及不合理的园中园,票中票情形,采取市场化手段,推出创建活动,提出六条明确要求,凡遵守的景区才可列入信得过景区名单。

  在旅游投资方面也有新动作。旅游局将联合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市场化运作。计划明年运行。

  在撬动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同时,还要用好补助资金。据介绍,旅游发展基金地方补助资金总规模8亿元,初步考虑投向3个方向,一是新建旅游 厕所1.3万座,改扩建1万座。二是以贷款贴息方式,支持自驾车房车营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项目建设。三是与中国旅游卡结合,对部分持卡的青少年研学旅游、老年人旅游开展旅游意外保险补助。(信息来源:安徽商报)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