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有追梦的情怀,更有圆梦的担当。
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同时伴随的是政治新风气、社会新特征、文化新认同。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大前提。
2015年开年伊始,加速赶超中的蚌埠将“新常态”大讨论活动作为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续篇、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开篇,着力解决对新常态的认识不到位、不全面、不积极等问题,努力实现新常态下工作有新作为、发展有新动力、事业有新提升。
持续三个多月之久的大讨论活动,在让广大干部群众思维更新、思想活跃的同时,引领蚌埠市在“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征程中奋蹄疾驰、行稳致远。
登高望远的思想洗礼
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用新视野、新思维、新办法,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改变惯性思维、传统观念、习惯做法,才会有积极适应新常态的高度自觉,才会有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思想境界。”站在崭新历 史起点,解决制约蚌埠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冲破思想观念上的深层次障碍,迫切需要一次“定方向、找方法、抓落实、出成果”的大讨论活动,来进一步统 一思想、凝聚共识,做到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思路上要创新、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主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奋力开创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新局面。
这种判断,基于对中央精神、省委要求的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更基于对推动蚌埠加快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市委每年都应时而谋,作出一系列对蚌埠发展具有牵动和引导作用的重大决策。
——2013年,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重振雄风,再创辉煌,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大力弘扬先进思想文化,推动蚌埠加快发展”,引起全市上下的强烈共鸣,形成了发展共识。
——2014年,市委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列为全年“三件大事”,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进,在克难攻坚,爬坡过坎中奋力赶超争先。
——今年,伴随“经济新常态”这一热词持续升温,市委早早谋定“考题”,将开展“新常态”大讨论活动作为2015年工作的开篇之作,号召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主动适应新常态、掌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主动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经济转型期,在堵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谁能领先一步、快人一招,谁就能占得先机。”今年1月,市委书记周春雨在主持召开 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集中研讨会时言之切切,“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再迷恋关上的这扇门,要尽快研究打开的这扇窗,要有危机感和本领恐慌,认真研究新常态、 新机遇。”
在学习讨论中碰撞思想、形成共识,在深入调研中掌握实情、认清方向,在躬身实践中追求本色、锤炼作风。元旦小长假后的第二天,市委向全市下发“新常态大讨论”活动及建立市领导联系点的通知。
行稳致远的“蚌埠自觉”
随后,市委中心组以听取专题报告、组织专题研讨的形式,带头拉开大讨论活动序幕……观念的更新、思路的拓展、共识的凝聚,一时间,从机关到企业,从城市到乡村,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澎湃汇集。
突出“我”字的生动实践
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紧密联系岗位职责,既务虚又务实,既思考当前又谋划长远
新常态,一份“新考卷”。
“新常态”大讨论活动启动以来,各级各单位第一时间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责任为担当,以发展为目标,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认真组织开展各项重点活动,使大讨论活动覆盖到社会各个方面。
以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活动、“一把手谈新常态”访谈活动为载体,牵动各级领导干部参与大讨论活动。在市委中心组和市级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县区、市直部门党委党组、各类基层单位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专题学习研讨活动,许多单位都将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与课题调研活动、工作总结会进行有机结合。 市直各新闻媒体也开辟专栏,专访了9个县区和22个有代表性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时报道各县区和部门领导的所思所感和对新年工作的新思考、新思路。
“新常态下,必须提档升级,一味追求速度、重复建设,无法提供持久动力。”全市企业发展与新常态交流研讨会上,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顺杰分享个人感悟,同时也道出了台下近两百位企业家们的心声。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有新特征、新环境,亟待新规划、新目标。以“企业发展与新常态”交流研讨活动为载体,牵动各类企业和广大企业家参与大讨论活 动。市经信委、市农委、市商务和外事局、市非公经济党工委、市金融办、市住建委、市交通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等涉企部门积极行动,围绕研讨课题,层层组织讨论,在此基础上,组织全市性交流研讨会,15家企业代表畅谈各自对新常态的认识,分享了成功经验和思考体会。
“不仅要引资,还要引智,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设立分校”、“建议兴建淮河文明遗址公园”……广开言路,问计于民,一条条凝结网民智慧、饱含对家乡发展和城市未来关切的建议,在线上线下、网来网去的互动中,真正转化为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活动中,蚌埠新闻网、蚌埠网络电视台、蚌埠论坛、徽网等多 家网站,共同开辟了新常态大讨论网上专页、专栏,构建与广大网民交流互动平台,广泛征集推动蚌埠发展的“金点子”。初步统计,参与网上讨论的网民达 15.7万人次,收集整理提出较成熟和系统建议的帖文387篇。
网络之外,理论工作者针对蚌埠市当前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各级各部门也都将组织干部群众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和调研文章作为各 自大讨论活动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内部评选活动并积极向全市推荐优秀征文和理论文章,有关专家学者分赴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开展理论宣讲50多场。
结合新常态下工作使命和岗位责任,阐述所思所想所悟。“我与新常态”征文演讲活动中,演讲比赛经过151场初赛、18场复赛和2场半决赛,仅参加复赛的选手就有333人;征文活动推荐到县区和市直工委的优秀论文达1096篇,推荐参加市级评选的168篇。
三个月来,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市县城区到乡镇村居,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全市形成了全员参与学习、参加讨论的火热局面,形成了上级带头、领导示范、层层推进的良好格局。
“虚功实做”的活力迸发
应运而生的一批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有思想、有深度、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蚌埠新一轮发展提供新动力
应运而生的活动成果令人欣喜。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展示了活动中涌现出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路,形成了不少有思考、有深度、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如今,这些从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思想觉悟、精神状态,正引领干部、群众、企业家积极实践。
观念更新!在学习讨论基础上,认真梳理出全市以及地区、部门、行业突出问题,找准发展着力点——
市发改委提出,新常态下,蚌埠市面临着做大总量和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要坚持加快发展与提升质量并举、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并举、坚持破解难题与 创新路径并举。市经信委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好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力军、主引擎、主渠道作用,必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把坚定走具有蚌埠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战略选择…… 思路更清!头脑风暴孕育了工作新方法,全市及各级各部门工作思路更加科学、举措更加可行、路径更加清晰——
蚌山区提出“一主两翼”的空间布局,“三大板块”的城市发展战略、“四大中心”产业发展战略,坚持在快中求优、求新、求突破;禹会区从破解发展 难题入手,确立了推进城市管理体制、环卫体制和政府购买服务等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重点。高新区提出紧盯知名智能终端企业招商,力争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市委宣传部提出今年将重点抓好“两论”(科学理论和正确舆论),做好“两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优化“两个服务”(服务大局和服务人民), 追求“两个提升” (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自身建设)……
干劲更足!干部群众抢抓发展机遇的意识更强了,对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更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奉献之心、担当之责更强了——
市委组织部提出,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须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当好表率。市纪委组织开展“适应新常态,全员大练兵”活动,进一步适应纪检监察工作新任务和新要求……
思想认识无止境,实践发展同样无止境。伫立崭新的改革发展起点,蚌埠将把“新常态”大讨论活动成果切实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举措和实际行动,为推动新常态下提质增效注入不竭动力、开创新的局面。(蚌埠新闻网)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