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阅读的心灯

访问次数: 800                        发布时间:2015-04-30

[字体: ]

世界读书日热潮褪去之后,如何激发并保持读书热情?中科大通过营造宽松自由的读书氛围,变阅读悦读,让读书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点亮阅读的心灯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只有4.56本。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以2014912015331为时间段,对本校学生图书借阅情况做了一个读者借阅排行榜。该榜单显示,位于前三名的借阅者在短短7 个月里的图书借阅量分别为212本、210本和170本。忙碌的中科大学子是怎样读书的?这个排行榜对普通读者有何启发?

  充分利用时间,精泛读相结合

  统计数据显示,中科大读者借阅排行榜前十位的借阅者,平均每1.46天就能读完一本书。中科大学子平时读什么书,时间难道真能掰开用,他们又是怎样阅读的?

  在中科大校园,记者见到排在读者借阅排行榜第二名的杨紫嫣。如何在7个月内读完210本书?中科大物理学院本科二年级的杨紫嫣有自己的秘 诀:读书时要心读,心和眼同时到,抓住句子的主干,同时还要记住所有形容词。时间从哪儿来?课间休息、做实验的间隙、午休前,利用的是时间的化整为零法,只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从古典文学《红楼梦》到网络小说《后宫》,从关注现实问题的《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调查》到侦探小说《水车馆事件》,杨紫嫣读书 很快,有时候半天就能读完一本书。但她并不是书呆子,羽毛球、足球样样精通,还是物理学院女子足球队的守门员。杨紫嫣的书单涵盖面也很广,文、史、哲、理、工兼容并包,其中社科类书籍占到八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杨紫嫣在读者借阅排行榜中颇有代表性:读书速度快,精泛读结合,涉猎范围广。排行榜上 的第一名徐崇润、第三名花周姝……大多数借阅者都是如此。

  排行榜有没有水分?数据百分之百真实有效,学生通过一卡通借阅图书,后台系统可以直接生成统计数据。中科大图书馆丁菁梅老师表示。学生借的 书,是否都看了呢?这的确是个问题,有一种可能就是借后发现不太适合,于是没怎么看就还掉。但总体来说,这种情况比较少,并不会对排行榜本身产生影响。丁菁梅说。

  分享读书感受,变阅读悦读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上榜的总是少数,剩下沉默的大多数呢?即将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洪自勇,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四年级学生,他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之一。虽然没进榜单,但他对书籍的涉猎也很广,而且酷爱中国古典文学。我借书不多,比较爱买书。洪自勇有个三人读书会,那是他和同学郭洋昆、范雨濛组成的,三个人之间经常互相推荐阅读书目,交流阅读感受。阅读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阅读的感受可以分享,因为在读书中,可以帮助彼此互相成长。洪自勇说。

  在中科大,这种民间色彩的读书会还有很多。对于芳草社图书馆志愿服务分队举办过的两次读书沙龙,中科大物理学院本科一年级的李佳轩至今 记忆犹新。每期沙龙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大家畅所欲言,还会穿插一些游戏,连平时有点内向的同学都活跃起来了。李佳轩说,分队里大多数队员都能做到每周读一本书。大量时间花在课外阅读上,会耽误学业吗?不会,科学与人文的混搭,能够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李佳轩解释说,让理科生拥有人文思维,让文科生拥有理性思维,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这些通过阅读都可以获得。

  以文化为核,以娱乐为壳。中科大图书馆副馆长汪忠诚说,以活泼的形式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能创造一种更宽松自由的读书氛围,变阅读悦读,点燃同学们读书热情。

  线上线下互动,激发内在需求

  我们一起读书、评书、荐书——四月推荐书单。4月21,中科大全体师生都收到这样一封电子邮件。此书单由中科大芳草社图书馆志愿服务分 队、学工部、校团委、图书馆携手推出,每月书单计划暂定每月推出一次,每次推荐五本以人文社科类为主的课外阅读书籍,推荐者可以是校内任何一位师生。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使阅读成为一种内在需求。中科大学工部副部长李峰表示,学校就是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式读书活动,在科大营造更具活力的文化氛围。

  在中科大东区图书馆的入口处,有一个占地1050平方米英才书苑,书苑内放置中文图书7万余种,外文图书2500余种,涉及教育、文学、传记、艺术、科普和学术专著等领域,图书定期会更新。 2013年,英才书苑正式对社会开放,市民可以在展厅内免费阅读,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仅2014年,英才书苑就举办各类活动十多次,人文讲座五次。

  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中心,让图书馆更好地服务师生,是我们的责任。汪忠诚坦言。同时,大学又是社会文化的中心,如何让大学文化更好地服务社 会,也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的议题。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英才书苑的形式与社会共享部分图书资源,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家的图书馆,用阅读去撑起一片文化天空。汪忠诚表示。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