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焦裕禄为标杆争做“四有”县委书记应成为时代热潮

访问次数: 751                        发布时间:2015-05-14

[字体: ]

 

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前中)在兰考沙区现场组织抗灾(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了。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写道。这篇1966年刊登在《人民日报》的长篇通讯令无数人撒下热泪。至今,焦裕禄逝世51年了,他的故事仍在传颂,他的精神仍在指引党员干部前行。

去年,习近平两访兰考,全国再次掀起学习焦裕禄热潮。人民网记者检索数据库发现,从2014514至今,一年来焦裕禄”3个字,先后43次出现在《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中。今天,我们纪念和学习焦裕禄,就应该让以焦裕禄为标杆争做四有县委书记成为时代热潮。

焦裕禄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习近平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143月,他考察焦裕禄干部学院时谈到,焦裕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就是这短暂的一刻化为了永恒。

随着对焦裕禄精神报道的深入,不断有新的故事被挖掘出来。

郑州八旬老记者回忆起50年前采访时偶遇焦裕禄,一碗红薯面糊当早餐,直到刮得干干净净才舍得放在水龙头下冲洗。相较于其他的机关小灶,显得清苦许多。食堂大师傅不满:焦书记你啥都好,就是不听劝这一点不好。听人家说肝病需要高糖高蛋白,这一碗红薯面糊能有多少营养?我说给你加个鸡蛋你不要;想去医院给你开点葡萄糖粉你不准。焦裕禄想到群众的生活仍没改善,坚持早餐只喝一碗红薯面糊。

老家在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的张徐州,不到一岁时患上重病,父亲要把他背到荒岗扔掉时,遇到了骑车到各公社了解受灾情况的焦裕禄。简单询问后,焦裕禄立刻写信,安排送到县医院抢救。为纪念焦裕禄的救命之恩,张徐州改名为张继焦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虽然时过境迁,焦裕禄精神却焕发出新的光彩,召唤新时代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好公仆。

四有式县委书记的典范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今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一重要论述,为新形势下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焦裕禄致力于改变兰考面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然是党交给的任务,用生命诠释了心中有党;焦裕禄在兰考工作虽然只有475天,但群众至今依然 怀念他,根本原因就是他心中有民;他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和蹲点调研,作出治理三害的正确决 策,做到了心中有责;焦裕禄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从不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利,以身作则践行心中有戒

从县委书记一路走来的习近平,特别清楚县委书记这个岗位的分量,他多次写文章谈如何当好县委书记,还出席专门为县委书记举办的培训班,与学员面对面座谈。

习近平在座谈上特别强调: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焦裕禄同志为县委书记树立了榜样,大家要自觉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学习焦裕禄,就是要学习老书记对群众的那股子亲劲儿,爱民之心、为民办事。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在座谈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

弘扬焦裕禄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2014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 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修身、为政、谋事、创业之基。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弘扬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希望通过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2014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说。

近日出版的《好书记焦裕禄》一书全面系统地再现了焦裕禄先进事迹和感人精神,并将焦裕禄精神集中提炼出”“”“”“”“”“”“”“的亲民工作作风。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 育作出安排。学习三严三实就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号召的那样,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 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相关信息:

伟哉,焦门家风!

 

离兰考焦陵不到百米的一条小巷里,有座普通的北方小院。1964514焦裕禄离世,其后的近30年中,他的家人一直住在这里。焦裕禄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而在他身后半个世纪中这个家庭发生的点点滴滴,给人另一种深深的震撼。

   最小的儿子保钢该参加工作了,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坚决让儿子到汽车修理厂当临时工。兰考刚兴装电话时,在乡里工作的儿子跃进兴冲冲地也打算在家安一个,没想到徐俊雅坚决不同意:你装个电话,是不是打算在家遥控办公呢?一乡之长你不走村串户,怎么了解群众的想法和困难?还有一次,儿子回家接电话,商量 为招商引资招待客人。听着听着徐俊雅听不下去了:我就信一条,工作不是请客吃饭;我就不信一条,不请客不吃饭工作真就干不成!

  桩桩件 件,折射焦家的清正家风,不仅源于父亲在世时的言传身教,更因有母亲的坚守和叮咛。徐俊雅永远不会忘记焦裕禄临终前的嘱托: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 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你要把孩子们教育成为红色的革命接班人。这是丈夫的遗训,也是焦家的家规。从32岁失去丈夫,拉扯着6个 孩子、侍奉着两位老人,几十年里,徐俊雅始终坚守一条:符合老焦这两句话的事就做,不符合的说出个天来也不行

  正是这样的坚守,让 焦门家风历久弥新。有人劝徐俊雅:时代变了。她说:心不能变。几十年风雨沧桑,在她的心里,老焦是一面镜子;用这面镜子,她照着自己也照着儿女,决不许有丝毫偏差。她告诫孩子们:你们做好了人家会说,看,这是焦裕禄的孩子;你们做不好,人家同样会指着你们脊梁骨说,看,那是焦裕禄的孩子!”“焦 裕禄的家人,这个名号,我们全家要当得起,你们每一个人都要当得起。

  曾经因打满补丁的旧衣服而抬不起头,为一份不体面的工作而伤心落泪,为一次严厉的训斥而满肚子委屈……在母亲年复一年的言传身教中,这些孩子们童年时与父亲有关的记忆碎片渐渐焕发出新的色调。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从一桩桩一件件生活小事中,从母亲温和而又坚定的声声话语里,从她无数次的肯定与否定中,日渐光大,最终成就焦门家风这道精神的风景。

   人格塑造家风,家风孕育人格。今天,焦家大女儿焦守凤,是开封城旧平房里一位毫不起眼的老太太。儿子焦跃进从生产队长做到县长,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再忙,一年也至少要走访一百家贫困户。小儿子焦保钢在医院昏迷8个月,一直住在六七个人一间的大病房,家人从未透露他的家世。有关领导得知后感慨地说:没 办法,焦家的人就是这样。

  对,焦家的人就是这样。焦跃进说,每当夜深人静,他总能听到父亲那铜钟般的山东口音,想起他留给焦家后代的 最后一句话:我也没啥好留给你们的了……”但是,他给孩子们留下了这世界上最为宝贵的遗产,它让孩子们拥有了一个纯真朴素因而安宁充实的心灵世界。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为珍贵的财富吗?

  走遍世界,金窝银窝,家是最温暖的所在。前人示范,后人行之,家风是最美好的传承。

  伟哉,焦门家风!(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4 04 版))

 

    信息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