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清权力路障,让群众有获得感——简政放权新看点①

访问次数: 755                        发布时间:2015-05-15

[字体: ]

群众的获得感和改革生死与共。扫除权力路障,释放社会创造力,是保证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

  

  有位90后大学生创业者感慨,年轻人创业不仅要吃得苦,还要耐得烦主要来自资金、场所、人手等硬件的欠缺;而是因为在创业之初,面临资质、证照等需要政府部门审批的软件门槛。重重障碍之下,创业者如何抵达成功的终点?

   正是为了扫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路上的权力路障,激发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创业热情,中央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此轮改革,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从而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更多人靠劳动和创造富起来。每个怀揣梦想的人,也将藉此拥有施展才能的公平机 会。

  简政放权,是一场持久战。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已取消下放8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 力。然而,由于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之间存在梗阻,改革进展与群众期待和经济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从公章旅行”“公文长征,到证明你妈 是你妈、派出所要求提供需要无罪证明的证明,这些被人当成笑话来听的真实案例,折射的是权力运行中的深层症结。

  因此,根据中央要 求,今年简政放权的重点可以概括为砍掉砍掉再砍掉: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再砍掉一批审批中介事项,再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再砍掉一批企业登 记注册和办事的关卡,再砍掉一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通过对权力路障的坚决清除,彰显中央打掉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坚定决心。这是 此轮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点,也是治理理念的一次革新,即以更精简的机构、更有效的制度,解决部门机构改革动力不足问题,防止既得利益格局成为改革羁绊。

  对于各类创业创新的主体而言,简政放权则意味着允许允许再允许”“可以可以再可以。自改革开放以来,这是人们再熟悉不过、 也再欢迎不过的制度红利。扫除权力路障,释放社会创造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是保证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甚至可以说,群众的获得感和改革生死与共。这是因为,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人民群众才是生产力的主体。反过来讲,凡是存在部门利益和寻租空间的环节,就是阻挡生产力发展的路障,必然会剥夺群众的 获得感,妨碍改革的推进。因此,行政体制改革的要害,就是清除寻租空间、打破利益驱动,让群众真正发挥推动历史、促进变革的力量。

  从根 本上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打开大门搞改革是必然选择。对那些改革的难点、痛点,要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突出问题入手。对大学生创业,可不可以少一些审批核准、多一些关心和帮助?企业办理各类手续,能不能少几道关卡、多一些便利?经济新常态下,发动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的引擎,必须不断疏通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消除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扫除监管服务的盲点,持续为创业创新减负清障,激发创业创新的热情。

   简政放权,绝非少管不管,而意味着管好”“善管,背后是服务意识的增强、治理能力的提升。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与部门习惯了以批代管,既缺乏服务意识,更欠缺这方面的能力。如何填补取消审批之后的空白?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手段。比如,事中和事后监管,可否合理运用大数据、云 计算等创新监管?一些跨部门的信息数据,能否充分及时共享?在这个意义上,的另一面是,既要建立统一监管平台,又要搞好综合执法建设,压缩权 力寻租空间。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通过这一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将产生无数个托举梦想的风口,让创客们御风而行、展翅高飞。而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获得新的动力之源。(白龙)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5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