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打造“强支撑”跑出“加速度”
———“从经济半年报看增长新动力”系列评论之四
加快服务业发展,事关稳内需、促消费,事关促就业、惠民生,是我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对全省经济 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3.8%提高到35.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37.7%,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幅3.2个百分点。
政府之手支持得力,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市场之手推动有力,需求空间不断拓展。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服务业跑出了“加速度”,为我省经济适应新常态、换挡不失速提供了“强支撑”。
成绩值得肯定,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地区相比,与自身发展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我省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规模不大、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须下决心、花力气做大做强。
当前,我省正处在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服务业,应进一步明晰思路,以政策为保障、项目为支撑、改革为动力,着力发展生产性 服务业,加快发展地方特色优势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逐步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 比重,促进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
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在线租车、在线教育……互联网对服务业的全面渗透,颠覆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拓展了发展新空间。发展好服务业,必须重视新业态培育,主动适应当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鼓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第三方物 流、融资租赁、服务外包、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新型业态。
加快服务业发展,关键在企业。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投资服务业;支持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引进股权投 资、股权产权交易等多种渠道融资,尽可能在政策、资金、项目、土地等方面给予倾斜;积极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形成大企业实力增强、顶天立地,小企业活力迸发、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