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政府扶持引导资金直接补贴消费端,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打实”的优惠……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今秋将再度启航。在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的基础上,今年的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将呈现更多亮点、特色。
“更高”:目标更高,活动层次更高
本届活动的目标是:预期吸引全省4600万以上人次参与活动,拉动文化消费总额超过100亿元,同比去年,将分别增长99%和20%以上。
在活动层次上,有3项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国字号大型节庆会展纳入今年文化消费季活动,分别是: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第五届中国农 民歌会、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另外,区域特色国字号的大型会展活动还有第七届中国(宣城)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和第九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 博览会。总计5项。
“更广”:参与活动的主体面更广,活动类型覆盖更广
此次,直接参与承办活动的主体,除省直宣口单位外,还新增了省直宣口外的单位1家、央企从上届2家增加到本届4家,行业协会(包括联盟)新增3家达到4家;参与的“五看”特约商户从上届505家,增至本届682家,比上届净增177家,增长35%。
活动类型从传统的购书订报、观影看戏、节庆会展、论坛讲座、文化旅游、艺术品交易、婚庆摄影等,进一步拓展到创意生活、创意设计、饮食文化、文化信息消费体验,以及互联网出版、网上文化消费等,内容更丰富、覆盖面更广。
“更新”:顺应“互联网+”,线上消费纳入补贴
今年的消费季活动,主动顺应互联网+带来的文化生活和消费方式的新变化,增加了包括“线上文化消费、线上优惠、最新信息消费产品体验,以及互联网与文化消费论坛”等在内的多项活动。
在线上优惠方面,今年活动特别打通了“安广网络网上营业厅”、“安演票务网”、“时光流影”3家线上特约商户进入到“五看”活动营销体系中,使得网上消费一同纳入财政补贴;此外,交通银行开展的“文化主题消费大奉送”系列活动和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开展的“爱生活、翼支付”文化主题消费惠民活动,都 支持线上刷卡或手机支付,享受文化消费优惠。
线上文化消费具体有安徽电商联盟发动组织的以“文化电商联手,在线消费约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统一推出最实惠的优惠活动。
信息消费体验主要是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推出以“体验信息消费、享受文化生活”为主题的免费体验活动,展示“互联网+”时代,我省信息消费产品最新成果。
互联网与文化消费论坛是由省社科联组织省内外互联网产业、文化产业、咨询研究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的业界精英和知名专家,共同研究和探讨“互联网+”文化产业体系构建,安徽优质特色文化产品网络销售推广平台搭建,推动互联网文化创新。
“更实”:优惠指向更实,推广渠道更实
在第二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中,取消了看书、看戏两类消费补贴50元起始的门槛,这也就意味着,看书看戏可“零门槛”享受财政补贴。活动新 增的177个特约商户主要分布在县(区)及以下基层。此外,省直板块的“好戏大家看”及9项文化公益活动,各市板块的大部分活动主要惠及对象是基层群众, 如亳州的文艺乐万家、宿州非遗戏曲演出季、阜阳文化下基层、滁州系列儿童剧公益演出、马鞍山十万市民进剧场等。
在创新推广渠道方面,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微信公众号开通激活,相关文化惠民消费信息将通过这一“小秘书”平台,不间断地发布和传递。此外,综合利用80多家主办、承办单位的自办媒体和相关单位系统渠道进行传播,更精准地将活动信息传递出去,达到更实的推广面。
今年的文化惠民消费季进一步整合文化与相关产业资源,加强省市联动和政企行业协会的合作,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全省文化资源,促进全省文化消费 市场协同发展。重点活动门类从传统的购书购报、观影看戏、会展论坛、艺术品交易、文化旅游、婚庆摄影等消费业态,进一步拓展到与家居文化生活、饮食文化、文化信息消费体验,以及互联网出版、支付、信息消费等领域,顺应文化消费趋势,助推全省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消费季期间,预计将呈献给全省消费者2700多 场文艺演出、7600多场公益电影、近200场展览展会、580多场公益讲座、200多场各类公益竞赛。(记者 宋艺)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