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我市北新镇被列入南通市首批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编办对中心镇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中心镇改革工作,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扩大管理权限,有效整合资源,增强发展活力,全力推进中心镇建设。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优化组织结构
我市北新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行“区镇合一”模式,即北新镇与毗邻的启东滨江精细化工园实行合署办公,统筹辖区内经济社会事务,建立统一领导、统一分工、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考核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服务型基层政府的需要,北新镇实行行政事业机构整合设置、人员编制精干、管理扁平高效、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基层政府架构。北新镇内设“一办七局一中心”,原所属事业机构予以保留,不配备相关人员,不实际运转,职责与“一办七局一中心”整合归并,人员统一使用、分类管理。
二是依法下放事权,促进有效对接
根据上级改革精神,凡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基层管理。2014年底,按照“放得下、接得住、运转得好”的原则,我市第一批下放北新镇的县级行政权力事项共计196项。各部门下放的行政许可、非许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有序引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市级下放的行政处罚权和与之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权、监督检查权,集中纳入综合行政执法局,由镇政府行使。权力下放后,编办会同法制办等部门多次上门听取北新镇事权承接情况,指导北新镇做好行政事权对接工作。
三是完善政府架构,突出平台建设
一年多来,编办会同法制办等部门,指导北新镇建立起“行政事业机构整合设置、人员编制精干、管理扁平高效、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基层政府架构,完善北新镇便民服务中心“前台”+“后台”的新型运行方式。与此同时,突出强化便民服务、综合执法、社会管理“三大平台”建设。从改革的效果来看:便民服务中心的设立,使得基层行政服务更加规范,改变了乡镇原来没有“一站式”服务办事机构的状况,简化工作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综合执法局改变了以往乡镇行政执法能力不强,执法不规范的面貌;社会管理创新切合农村实际,立足社会秩序平稳可控,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为集中力量、全力以赴促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编制“五张清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按照上级编办的要求,编办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指导中心镇做好“五张清单”编制工作,“五张清单”的内容包括:镇政府责任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便民服务目录清单、收费目录管理清单。通过“五张清单”编制工作,促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政府自身建设。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指导市级中心镇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在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同时,把重大决策、项目建设、财政预决算、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等行为纳入监督范围,建立健全监督程序,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探索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问责与奖惩制度;同时,指导中心镇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出台服务规范、岗位规范、操作规程和考核措施等规章制度。
从目前我市北新镇改革初步成效来看,推进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合现代小城镇发展特点。市级中心镇建设,特别是 “区镇合一”模式,以扩大事权和充实财力为重点,能有效整合资源,凸显板块优势;能提高机构运行效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能完善乡镇政府功能,做实做强基层政府;方便基础群众办事,为打通“服务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