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全省政务服务系统组织的“最佳服务窗口”和“最美服务之星”评选活动中,安庆市获奖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安庆市通过政策创新,不断优化行政审批 环节,全面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推出限时审批流程图、项目前期辅导制度和容缺受理等一系列制度,打破效能“天花板”,推动行政效能不断优化。
近年来,安庆市大力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前,全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有280项,还承接了国家、省下放的一批行政审批项目。通过持续三次清理,该市采取取消、下放、转变管理方式、冻结等措施,目前全市行政审批项目精简至140项,精简幅度达60.8%,是全省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市之一。该市还将 企业注册类项目134项、公共设施类项目30项等一批前置审批条件,变更为后置审批条件。
为方便群众办事,安庆市探索办事限时制,并对时限不断进行压缩。该市要求,一般事项一审一核制,复杂事项办理不超过受理、审核、决定三级审批 制,审批环节总数由2040个减少为1732个。该市还通过推行申报材料电子化,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脱离实际、不合理的申报材料一律取消;各服务窗口通过业务系统、数据库、档案库能查证的材料,一般不再要求办事人提供。该市还要求各行政审批部门对于凡属一个部门办理的行政审批项目,原则上立即办理,最长 不得超过两个工作日;凡属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项目,一律实行联合办理,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
为加快重大项目、政策落地进度,该市编制工业、房地产限编制限时审批流程图。 “两个流程图”在省内首次提出以企业工作线、中介服务线、部门审批线为主的“三线”工作法,详细明确企业、中介机构和审批部门在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时限,并 要求各个环节提前对接、突破界限、并联开展服务的时间节点。经过流程优化,工业项目审批时限由63个工作日压缩到28个工作日,房地产项目审批时限由66 个工作日压缩到29个工作日。近日,为推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更好地服务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该市政务服务中心又专门设立市高新区专门服务窗口,由中心和高新区分别指派专人为市高新区工业项目所需的建设、国土、规划、环保、安监等审批项目提供“一站式”精准代办服务。
该市还实施项目前期辅导制度和容缺受理制度,进一步优化重大项目落地时效。
【编后】
社会在进步,群众和市场主体对行政效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一些地方行政效能建设还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存在效能“天花板”。安庆市主动创新,以制度的力量打破“天花板”,让效能建设保持持续动力。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