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气逼人。淮水北调工程建设工地上,却是一派热气腾腾。
淮水北调输水干线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从淮河到萧县岱山口闸,总共需要新建8座泵站、18座节制闸涵、33座沟口涵闸、23座桥梁。目前已进入完工“倒计时”,总长
“前一阶段时间连续阴雨耽误不少工期,但总体进展顺利。 ”正在马不停蹄沿线巡查做最后统筹协调工作的省治淮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贾金权告诉记者,“从巡查情况来看,年底前抽水泵站可以开机抽水,保证干线工程具备通水条件。 ”
记者了解到,进入12月份以来,各工段调集精干力量,利用晴好天气,昼夜作业,全力推进。目前,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53亿元,达批复总投资的91.7%,绝大部分工程已经完工。目前,省水利厅组织的专项督查组分赴各工地,主动跟踪,最大限度地做好服务工作。
打造煤电产业一体化优势,必须破除水资源短缺的制约。
“从淮河调来的水,将从这里通过涵道输送到采煤塌陷区湖泊,再通过供水管网送到用水企业。 ”在濉溪县城关镇的淮北市配水工程源头肖濉新河工地,淮北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刘红军指着即将合龙的泵站和水涵介绍,配水主体工程年底完工具备通水条件,明年底前全面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 “一旦通水就可有效减少中深层地下水超采,保障区域供水安全。 ”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