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常态下明年的经济将如何发展?调结构的同时能否保持稳增长?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被外界密切关注,以此来寻找未来经济发展的“蛛丝马迹”。据《人民日报》报道,昨日,中国经济最权威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会面临下行压力,但稳中求进的基调不变。专家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速在6.6%至6.8%之间比较可靠。
明年举措将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分析研判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变化,并制定未来宏观的经济发展规划。
明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有观点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释放出一系列重要信号。
昨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论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题刊文,作者为任仲平。该文章透露,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将在北京召开。文章指出,今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包括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都有中央政治局会议作为“定调”和“预备”会,分析研究来年的经济工作。
专家认为稳中求进的基调不会变
文章认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保持了近7%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面对世界经济的“亚健康”状态,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谈及基本面,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王小广认为,明年的经济会“更难过一些”,下行压力在目前的调整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他表示,下行压 力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明年不一定会有明显的好转。首都经贸大学原校长文魁也认为,因为国际经济在下滑加上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会有一些产能过剩,比如房地产积压等问题,但也会有新的增长点带动,稳中求进的基调不会变。
-分析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哪些重要议题?
有观点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释放出一系列重要信号。区域经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化解房地产库存等,将成为会议重要内容。另外,有专家预计,此次会议将再提“供给侧改革”。
据介绍,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学家厉以宁此前表示,需求方面政策的调整见效快, 供给方面的调整见效慢,所以一定要注意双方的互动。文魁表示,目前面临的供给问题主要是产能过剩,还有质量方面的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等。应该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加大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焦点1明年GDP增速预计是多少?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国GDP增速为6.9%,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次跌破7%。11月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经济蓝皮书》,预测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左右,2016年放缓至6.6%到6.8%。 中国社科院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红驹也认为,明年的经济增速在6.6%至6.8%比较可靠。文魁认为,具体增速不好预计,但总体会保持中高速发展。
王小广认为,基本在6.5%到7%之间,“十三五”时期要争取的目标是6.5%以上,但是就走势来说,不排除会跌破6.5%的可能,主要取决于 房地产的走势。今年房地产的销售还不错,价格稳中有升,如果对房地产的调整力度加大,量、价格、投资等都在下行的话,压力就会很大,6.5%可能就会跌 破。
焦点2房地产去库存为何重要?
房地产是否会成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角”之一?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房地产去库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有关。
据连平介绍,房地产库存量比较大,房地产投资就上不去。房地产投资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一块,虽然现在比重只占18%左右,但它的下行幅度太大,拖累了经济投资、经济增长,“不尽快去库存的话,房地产投资是起不来的,会影响整个经济形势。”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房价涨幅略有扩大,上涨城市数量增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认为,今年以来,降息等 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间房价同比涨跌差异明显,一线城市涨幅较大,二三线城市则为负增长。连平表示,一线城市需要增加房地产投资,不是消化库存的问题,三四线城市则应该采取首付降到两成等措施,加大力度去库存。
焦点3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解决哪些问题?
多个机构预测,明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表示,财政政策既要考虑短期也要考虑长期。
刘尚希称,短期就是保证稳增长,保证过好眼前的日子。比如大家比较关注企业问题,目前有些企业遇到困境,如何解困?要侧重从税制改革角度“解困”,包括营改增、降低企业税费、减少企业税收负担。再比如贫困人口脱贫,也要通过财政支出解决,保证底线的公平。
另一方面,刘尚希表示,要实行以结构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考虑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通过财税政策促进经济效率提高,提升企业、产品、行业整个的附加值。如加强去过剩产能、去“僵尸企业”、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等。(新京报)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