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访问次数: 728                        发布时间:2016-02-01

[字体: ]

回顾2015年,依法治省全面实施、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安徽、平安安徽建设阔步前行,护航经济社会发展,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推动依法治省,立法执法司法普法一体推进

  证明围城、公章旅行、公文长征,曾几何时,这些痼疾耗时耗力、挫伤民心。安徽素来敢为人先、不断创新,在以深化简政放权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中,我省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各个击破。去年71日,全省1251个乡镇政府和252个街道办事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面公布。这是我省在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领域的一项创新之举。

  在2015年这个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里,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环节,法治成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衔接、立法进程与发展进程相适应,保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去年1月至10月,省政府法制办先后将《安徽省最低工资规定(修订草案)》等13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草案或修订草案,通过网站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对已有法规进行集中清理,一揽子修改了11件法规,废止了3件法规。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去年5月,我省出台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明确,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司法人员应当全面、如实记录,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为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了制度保障,有效解决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

  2015年是六五普法的收官之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首个地方法治宣传条例,实现由的跨越。尤为重要的是,我省着力突出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实现四个纳入,让普法责任制落地生根,多层次依法治理稳步推进,16个县(市、区)被授予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2个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提高公信力,每个案件都要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

  从去年51日开始,我省法院全面由立案审查改为立案登记,走出安徽司法改革的先手棋。立案登记制实施首月,全省法院共登记立案4万多件,其中民告官案件增幅巨大,同比增长1.6倍。长期以来困扰群众行使诉讼权的立案难问题成为历史。

  司法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自20149月中央将安徽列入全国第二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成为我省政法工作重头戏

  动奶酪的员额制,让司法人员回归职业本源。去年1130日,我省召开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拉开法官检察官遴选工作帷幕。仅仅半个月后,全省检察机关首批试点院员额内检察官遴选考试在合肥举行,来自合肥、蚌埠、安庆等11个试点检察院的414名现任检察官报名参考。一周后,首批法官遴选考试分别于合肥、安庆、蚌埠三市同时举行,共有553人参加笔试。这标志着我省的司法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进入员额内法官承办案件未达到所在庭室1/2的,将自动退出法官员额。合肥市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院还将完善审判责任制,按合议庭成员、2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的配置模式组建审判团队,并建立院长、庭长办案机制以及专业法官制度。同时,加强对审判权力的监督制约,理顺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的关系。

  信访比信法管用,针对这一不正常现象,我省在改革中力求让涉法涉诉信访回归法治轨道。当下,各地正积极尝试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实现诉访分离,规范信访终结,着力解决入口不顺、出口不畅、程序空转等问题。

  提供公共安全,实现立体化数字化防控体系全覆盖

  凤台县在城区以10个警务站为基点,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定时,采取点上控、线上巡、面上控、精确处的一体化巡控模式;在农村则全力推行社会化巡控模式,建立派出所民警、专职巡防辅警、农村群防组织三级巡防体系,实现乡村巡防全覆盖,成效明显。据统计,2015年城区各类案件数量下降21.6%

  公共安全,是平安建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2014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持续推进全省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对推进全省新一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面、城乡社区、内部单位及行业场所、公共安全、视频技术、网络社会等六张防控网作出全面部署。

  一年多来,各地按照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的思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平安建设升级版。全省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平安建设连续6年全国先进,实现8类严重暴力犯罪6连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善于抓好基础建设,才能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根基。合肥市投资5.88亿元陆续建成了1.8万个视频监控探头,基本形成了全市封闭成环、汇聚成网的立体监控天网。目前,合肥市的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实现了13个部门及各县()视频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有效打破了视频孤岛,实实在在提升了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安全观,将人的安全、人的诉求摆在首位,从根本上化解矛盾、服务于民。为此,我省加强了对矛盾纠纷数据梳理以及对民转刑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会商研判和跟踪问效,对存在激化态势的矛盾纠纷督促及时化解。仅去年前9个月,全省就排查矛盾纠纷18.48万件,成功调处17.87万件,调处成功率高达96.69%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