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头条:金寨“两学一做”助力精准扶贫

访问次数: 783                        发布时间:2016-05-09

[字体: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安徽、云南两地的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干部脚底有泥,群众心里有底,两学一做正成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董绪伦是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杨桥村的贫困户,由于85岁的老母亲瘫痪在床,妻子又患上乳腺癌,一家人一直是村里的重点扶贫对象。去年,在村党总支书记詹治干的协调下,董绪伦承包了一口山塘,准备养鱼。

  董绪伦没有养鱼的经验,村里不但给他请来了技术人员做指导,还免除了三年的承包费。但让大伙都没想到的是,这块鱼塘却成了董绪伦的一个心病。原来,由于鱼塘抛荒了几年,沉积的淤泥和杂草太多,不但库容不够,而且一发水,鱼苗就会顺水跑掉。要解决这些问题,至少需要花费两万多块钱,董绪伦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像董绪伦这样的贫困户,在金寨县有8.3万人。金寨县要求以精准扶贫的成果检验两学一做的成效。通过建档立卡回头看等措施,杜绝政策走在路上现象,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詹治干觉得老董遇到困难,是自己对他的帮扶不到位,在村两委会上做了自我检讨。

  前两天,詹治干帮董绪伦提交了申请,争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专项资金来修缮山塘。扶贫工作干得好与坏,党员干部合格与否,都得百姓说了算。这让群众有了底气,干部受到监督,精准扶贫更见精准。

  在精准扶贫上发力的还有云南临沧市南美乡的党员干部们。南美乡地处山区,田地都是依山开挖出来的,一个台阶一小块,耕种品种单一、产量低。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乡里想启动小田改大田工程。没想到,机械刚开到田边,就被村民拦下了。眼看现场陷入僵局,乡党委书记梅建军马上出面解释。

  梅建军带领村干部现场对土地进行测量。先前罗友华说的自家要被占5分地是估算出来的,这次测量后,确认被占不足3分地。损失没有预想的多,好处却是明摆着的,这笔账一算,罗友华很快转过弯儿来。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美乡把党员分成35个学习小组,对贫困户实施挂钩帮扶。

  通过党建、扶贫双促进,南美乡的脱贫步伐越走越快,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5084元。借鉴南美乡的做法,临沧市先后派出39400多名干部集中挂钩帮扶贫困村,与71300多户贫困户结对认亲

  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安徽金寨和云南临沧以精准扶贫的成果检验两学一做效果,实现党建、扶贫两手抓、双促进。各地的脱贫攻坚情况千差万别,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如何突出问题导向、做出实效,是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要找准穷根,拿出实策,用具体行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做到以学促做,这样,基层党组织才能成为脱贫一线的核心力量。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