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世纪社区党委:从“有求必应”到“一呼百应”

访问次数: 787                        发布时间:2016-07-25

[字体: ]

中安在线讯 20167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同日,也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折射出滨湖世纪社区党委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方式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社区党委秉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社区最关注的服务理念,以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为目标,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两应基层党组织,走出了一条服务解民忧、党建聚民心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之路。

  打破体制机制藩篱,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每月第二个星期五的晚上,徽杰苑20号楼张明珠的家里准时迎来一批熟悉的客人。他们都是楼栋党员前来参加党小组会议,张明珠是楼栋党小组长,她家便是楼栋党小组的阵地。

 楼栋党小组指的是由同一楼栋党员成立的组织,除了日常常规党员活动之外,这个党小组自2014年开始认领党支部的衣旧传情公益项目。2年多来,共收集、整理、邮寄居民捐献的爱心衣物万余件。

  在滨湖世纪社区,像张明珠家这样的楼栋党小组共有189个,楼栋报到党员3853人,认领服务岗位1216个。这一做法,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楼栋和家庭。

  纲举才能目张,只有组织体系的科学化,才能引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滨湖世纪社区党委委员毛红总结说。

  滨湖世纪社区党委发挥的引领作用,创造性地构建起一委(社区党委)一会(社区共治理事会)一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的体制架构;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对社区的组织网络、机构设置、管理机制、服务模式等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建立起扁平高效、多元共治、居政分离的新体制。  

  更具有现实创新的是,社区将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设在楼栋,推行在职党员、在地党员、在册党员(“三在党员)到楼栋党小组报到,到公益项目上履职的机制。党群共同开展帮贫济困、平安巡逻、物业管理评议、文化活动领办等,真正实现了党组织进楼栋,服务在身边

  社区党委还发挥的聚集作用,推行社区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志愿组织四组联建,组合服务、融合发展。社区党委与30多家驻区单位党组织结成党建共同体,注册成立共治理事会。三年多来,共募集共治资金260万元,解决了小区广场休闲坐椅、医院周边安全停车、街头公园生态公厕设置、幼儿园门口斑马线施划等群众的烦心事,党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融入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

打通最后一公里,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窝里

  2013年,社区老年大学成立。短短三年时间,已由创办之初的3个专业5个班级110名学员发展到现在的9个专业15个班级466名学员。

  作为社区党委为居民量身定制的社区服务品牌项目,老年大学快速发展得益于党员群众的集体用力。据了解,10多名党员群众积极响应党委号召,参与老年大学日常义务教学工作,为大学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

  除老年大学外,三年来,社区持续实施老年大学、儿童快乐学堂、妈妈美丽堂、世纪尚书房等45个服务项目,受益群众达70.3万人次。

  行动是最好的语言,服务是最美的承诺。滨湖社区党委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第一标准。

  社区党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为群众端菜让群众点菜。配套建设2万㎡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八大服务平台,实施小区亲情重拾计划,开展亲情六敲门、邻里团拜会等活动,让居民从一扇扇门里走出来,打破人际疏离和阻隔,营造温情友善的人际社区。 

  社区党委专注服务工作的具体化,由找米下锅专注做饭。设立占地1000平方米的社区公益坊,配套设立100万元公益金,开设社区治理学院,为入驻社会组织提供政策支持、场地支持、智力支持、项目支持和培训增能。

  同时针对辖区年轻人多、网民多,喜欢在网上表达诉求,拍砖灌水实际,社区党委建立社区新媒体工作室,上线世纪早茶微信公众号,整合辖区微信群、QQ53个,推行网上听民意,网下分头办,由众声喧哗网上有家3年来,共收集居民各类意见建议2352条,督办解决问题783项,赢得群众点

同心同向,把执政之基深深扎根在群众的心底中

  每到中午十一点半,合肥市天山支路与长沙路交口的斑马线上,总能看到一群身着红马甲的老人们在指挥交通,引导放学的孩子安全通行,这是滨湖和园回迁安置小区的群众响应社区党委号召组建的老乡长志愿服务队800多个日子里,他们风雨无阻,为小区孩子们筑起爱心通道。  

  三年多来,越来越多的老乡长们在爱心公益之路上,不断成长壮大。老乡长志愿服务队队长胡光甫告诉记者,从一开始我们只有10个人到现在38个人,13个党员,我们想法很简单,就是响应社区党委号召,发挥余热,为社区建设做点贡献。

      目前,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带领感召下,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多元共治的重要力量和社区公益的主力军。

     据了解,社区目前共有78个文化社团、2万多居民,自创自演民生政策好歌唱十八大红歌献给党等节目;在每个传统节日,演绎邻里友善、远亲不如近邻的美好传承;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家训、社区好人评选,弘扬崇德向善、以文育人的正能量。

    社区居民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社区你帮我帮、幸福共享深入人心,滨湖帮客志愿服务平台家喻户晓,共有帮客团队67支,注册志愿者6327人;学锋睦邻互助合作社,衣旧传情、益路同行项目等成为知名公益品牌。 

      为提高社区的共治能力,使居民融入社区共治的大合唱中,社区党委从社区居民骨干中选举产生40不拿工资的居委会成员,小区自治事务全部交给居委会领办督办。制定出台《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三年规划(2016-2018)》、《滨湖世纪社区居民委员会领办督办项目制度(试行)》等办法,设立自治资金200万元,大大增强了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热情,社区治理也从党委、政府唱独角戏,变成共治自治、全民参与的大合唱

      滨湖世纪社区党委书记束红英表示,居民群众和我们党委的距离拉近了,感情贴近了,社区党委在居民当中的威信提高了,凝聚力增强了,现在在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当中,只要社区党委一号召,广大群众纷纷响应。”(通讯员 崔晓林 记者 孔令晖)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