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把党建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 强化战斗堡垒作用

访问次数: 572                        发布时间:2016-08-17

[字体: ]

前不久,淮南市凤台县委组织部干部唐帆挂职第一书记的丁集乡信圩村,完成了道路、水利、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土地整理、光伏发电等项目。唐书记来村里挂职后,为俺们村干了不少实事。当地村民称赞道。

  近年来,淮南市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领导、基础、保障三个重点,夯实基层党组织,强化战斗堡垒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完善组织领导,增强脱贫攻坚的引领力。淮南市建立领导挂乡、单位包村、干部联户制度,其中市级领导每人联系1个重点乡镇、3户贫困户;县()领导每人联系1个贫困村、2户贫困户;市县乡机关单位、100家有实力的非公企业采取多帮一、一帮一相结合的方式帮扶贫困村;科级干部每人联系2户贫困户,其余贫困户由乡村两级干部兜底。

  目前,该市162个贫困村、4.22万户贫困户实现市、县、乡、村4级干部联系帮扶全覆盖。

  夯实基层基础,激发脱贫攻坚的原动力。淮南市深化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每年倒排一批党建弱、经济差、发展慢的后进村,采取一村一策办法进行整顿。其中,该市凤台县专门针对17个软弱涣散村开展县直单位一对一帮扶,帮助转化升级。此外,淮南市积极开展盘活村级三资、壮大集体经济专项行动,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2016年起,每年设立300万元奖补资金,对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进行奖补。目前,全市有集体经营性收益的村达522个,占62.9%

  强化服务保障,提升脱贫攻坚的战斗力。淮南市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主题,培训各级领导干部1260人次,培训村党组织书记992人次;加大扶贫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引进高端科技人才437人,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为推进扶贫提供人才支撑。建立项目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和社会组织带动、贫困户自身发展两种途径,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光伏发电、雨露计划、电子商务等6类项目落实到贫困户,使贫困户除社保兜底的以外,每户至少有1个项目帮助脱贫,切实增强扶贫实效。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