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听证会披露,1号线年运营总成本超12亿,其中贷款利息占一半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即将于今年底开通运营的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票价究竟定多少?在前期公布了两套票价方案的基础上,合肥市于昨日举行票价制定听证会。21名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者代表、专家学者、经营者、利益相关方、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组成的听证代表围绕票价方案、优惠方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2元
[运营成本几何? ]1号线工程建设投入银行贷款是大头
1号线一期项目总投资87.47亿,二期工程总投资77.49亿,共165亿。据昨日的听证会透露,工程资金主要由政府筹资和银行贷款两部分组成,其中政府筹资44.8亿元,约占总投资30%,利用银行贷款120.2亿元,约占总投资的70%。合肥市物价局服务价格处处长张卫东解释,地铁涉及轨道、车辆、供电、通信等27个大专业,200多个小专业。由于受地面道路高架走向影响,合肥地铁1~5号线约95%采用地下线路,单位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平均每公里约7亿元。
1号线运营总成本预算超12亿元
轨道交通成本分为完全成本和运营成本,关系到票价制定的为运营成本。听证会上,合肥市物价局也公布了1号线的成本监审结论。根据从
[票价究竟贵不贵? ]越远越省钱鼓励中长途出行乘地铁
昨日听证会上,物价部门介绍,合肥地铁票价结构遵循“里程进级、递远递减”的分段计价原则,即乘坐里程越长,每公里所支付的票价会减少。这也是鼓励城市中长途出行选择地铁的价格政策导向,避免地铁和公交在近距离公共交通功能上的重叠,资源浪费。同时,票价制定还要兼顾居民和财政承受能力,保持合理比价,地铁票价宜高于公交,低于出租车,是引导居民选择合理出行方式,促进公共交通均衡发展的需要。目前,合肥地铁票价已公布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2元起步
两套方案票价均低于运营成本
按照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出具的《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开通初期客流预测》报告数据,2017年(分2号线开通前后)、2018年、2019年地铁1号线日均客流量分别为10.35万人次(2号线开通前)、15.12万人次(2号线开通后)、19.81万人次、25.55万人次;上述3年日均乘距分别为
按照两套方案计算,从运营成本角度,按单位人次公里直接成本1.05元计算,方案一乘坐
从平均乘坐距离角度看,2017、2018、2019年平均乘距成本分别为7.38元、4.72元、3.97元,而两套方案在平均乘距区段内,票价均为3元。
在听证会代表发表意见之前,合肥市物价局服务价格处处长张卫东详细解释了票价制定的一些细节。
他说,方案一在公益优先,比价合理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吸引短途客流,对短距离出行乘客有利,也有利于培育客流,增加票务收入。但是,方案一计价里程较短,起步公里里程目前全国仅北京、上海、杭州等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才能达到;同时,根据客流预测分析,起步价不能满足大部分乘客的出行,市民出行支出会增加。方案二则重点结合合肥居民收入水平,相比方案一起步价里程较长,基本保证2元能覆盖相对多数乘客的出行。同时,方案二与合肥周边城市现行地铁票价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与中部省会城市对比,低于长沙,略高于武汉、南昌、郑州。
1号线将有多少乘客?初期10.5万人次
据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今年1月出具的客流预测报告:1号线开通初期日均客运量10.35万人次。等2号线开通后,1号线日均客运量将达15.12万人次。日均人均运费2.39元,全年日均票价收入36.17万元。据测算,2017年两条客运量将达到日均32.75万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63万人次/公里/日。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