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整改犹如一场考试。有媒体报道,少数地方“回头看”发现,在巡视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中,“屡教不改”尤其是“边改边犯”现象依然存在。这个问题若不解决,在一些地方,抓整改有可能变成“割韭菜”,割掉一茬又冒一茬,结果将陷入“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怪圈。
抓整改不是“一阵风”,不能搞“雨过地皮湿”。深究“边改边犯”现象,大抵有这样几类原因:有的是认识不到位,敷衍塞责抓一抓,大而化之改一改,以为蒙混过关就万事大吉;有的是工作不得力,没有改彻底改到位,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有的是治标不治本,浮在面上的问题容易改,埋在下面的根子很难挖,一有机会就死灰复燃。如此等等,既充分暴露了作风积弊的顽固特性,又集中体现了管党治党的难度系数。
“抓整改”说到底就是“抓责任”,责任“空转”是整改“反复”的根源。只有拉紧责任链条,强化跟踪问效,突出考核问责,才能推动各项任务部署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抓整改”不能“割韭菜”,关键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举一反三、标本兼治。要坚持反复抓、抓反复,一旦具体问题整改完毕,就要从攻坚战转向持久战,以制度建设巩固整改成果。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尤其要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与全面深化改革、规范日常管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不贰过”。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