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情怀的新闻工作者

访问次数: 974                        发布时间:2016-09-09

[字体: ]

没有英雄壮举,没有豪言壮语,高思杰19年如一日奔跑在新闻路上,这份担当、这份坚守,让新闻界同行为之动容、深受鼓舞。

  98日下午,中国记协在北京举行高思杰先进事迹报告会暨第80期记者大讲堂活动。现场200多名编辑记者为一个故事、一个人、一种情怀而感动,也为如何做一名有思想、有品格、有责任、有担当的新闻人而深思。

  选择了新闻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奔跑。带着这样的信念,高思杰自1997年进入阜阳广播电视台以来,一直从事一线采访工作,每年发稿400余篇。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长期的奔波劳累,让高思杰患上了多种疾病。他不仅没有停止工作,还从来没有后悔选择当记者。报告会上高思杰的坚守,让现场的年轻新闻工作者既深为感动又深受鼓舞。

  走远了、走累了,应该静下来,想一想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行业,是带着什么样的新闻理想进入这个行业。中央电视台记者许盼盼说,不忘初心、无私坚守,才能做党和人民需要的新闻工作者。在她的同事、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昊看来,这场报告会也让他找到了差距、发现了不足,每个记者都是这个社会和时代的记录者,我们不应该计较自己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而是应该从现在起更加努力工作,来记录社会发展、时代变迁。

  让笔墨随着时代走,让镜头围着百姓转,做有良知的记者,拍有温度的新闻!报告会上,高思杰话音刚落,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19年深耕基层一线,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激情,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看到高思杰扛着摄像机奔跑在抗洪现场、春运火车站、田间地头的画面,解放军报记者钱晓虎十分感慨,面对这份强度极高的工作,因为痴心不悔、能够百折不挠,高思杰才会为新闻坚守至今。

  在高思杰的作品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却有着血与泪的真情;没有华丽惊艳的辞藻,却有着新闻人的执着和平实;没有惊世骇俗的呐喊,却有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共鸣。他把对家人的爱,升华为对社会的爱、对群众的爱、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爱。这是很多新闻记者都需要认真学习的地方。人民日报记者冯学知认为,只有心怀大爱,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有热度、激荡人心的好新闻。

  每一位报告团成员声情并茂的讲述,每一段饱含深情的短片演绎,都从不同角度击中了聆听者的泪点,更让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们在感动中思考职业的责任。就像老师所说,记者虽只有两个字,却有千斤重。对这份职业,我们要怀有敬重之心。中国妇女报记者田珊檑说。

  高思杰老师有着崇高的敬业精神、精湛的专业技能、坚定的职业操守、深厚的党性修养和博大的胸怀。冯学知说,对于什么样的记者才是好记者这个问题,高思杰给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们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