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以群众切身感受衡量改革成效

访问次数: 551                        发布时间:2016-10-10

[字体: ]

现在群众确实能感觉到,很多原本要跑腿的事项被取消或下放了,但这个感觉和新闻发布的数字还是有差异。李克强总理在108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当天会议确定,在2013年、2014年两次精简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基础上,进一步下放核准项目,以深化改革更大释放市场活力。李克强强调,政府工作必须实实在在,哪些事项是取消、哪些是下放、哪些仍然保留,都要拿出明明白白的一本账。

  衡量改革成效,不仅要看取消或下放的数字,更要看群众实实在在的切身感受总理说。

  给群众、给企业一个准确的信号,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

  当天会议决定,根据这几年经验,可将国家规划范围内有明确标准的投资项目核准权下放。李克强明确要求,对于各类审批事项,能取消下放的要坚决取消下放,能简化的要尽量简化,但如果确实还需要研究,那就先等一等,根据实践情况进一步探索完善。

  能放什么、不能放什么都要说清楚,决不能绕弯子,再设置一些拐弯抹角的条条框框总理说,一定要给群众、给企业一个准确的信号,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

  李克强强调,我们的改革从来都是渐进式的,简政放权等改革同样要实事求是,一步一步扎实推进。

  政府权力在哪、企业社会有什么权限,一定要向社会、向企业、向市场明明白白讲清楚。政府工作要透明,要有公信力!总理说。

  政府不能乱作为,而要明作为

  现在群众对社会文化领域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劲。但同时,一些社会领域的投资审批有时却是鸡生蛋、蛋生鸡,企业在几个部门之间跑来跑去,就是批不下来!总理说。

  当天会议还要求要研究加大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向民间投资开放力度。李克强表示,我国社会领域发展还有很大潜力,扩大社会领域投资开放对于带动消费、改善民生有重要意义,社会投资这方面的意愿也很强。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调研、清理文件,放松过的管理束缚,打破过多的条条框框,加快补上社会领域发展的短板

  政府不能乱作为,而要明作为李克强最后要求,要用有力的和有效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