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10.17,邀您一起”,
颖东、舒城是全国政协机关的定点扶贫点,全国政协机关充分发挥全国政协机关、专门委员会、挂职扶贫干部三方力量的作用,重点从智力帮扶、项目帮扶、爱心帮扶三个方向集中发力推动扶贫。2012年以来,先后组织20多批次,上百位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专家学者、海外侨胞以及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等20多个国家部委负责同志,赴颖东、舒城考察调研,为当地发展献计出力。
“在社会扶贫上牵头抓好定点帮扶泗县,在产业扶贫上牵头推进特色种养业等产业扶贫工程,助力全省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作为泗县的定点帮扶单位,省农委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支持泗县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帮助建设了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山芋集中加工区、强英鸭业全产业链项目和专用饲料玉米生产项目,还组织泗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邮乐农品”等电商对接,建立“泗县馆”。
在产业扶贫上,今年,省农委启动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编印发放《特色种养业“菜单式”扶贫参考手册》,向贫困户相近介绍可供选择的脱贫产业及其适宜区域、适宜对象、生产管理措施、周边市场、带动主体,指导贫困村、贫困户精准选择脱贫产业。
金融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早在去年6月份,就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当年向8.15万户贫困户开展了授信,授信金额15.34亿元,发放扶贫贷款6.79亿元。同时,向各类困难群体发放民生贷款超过80亿元。
今年初,省联社制定实施方案,计划2016-2020期间,向全省有扶贫开发任务的70个县(市、区)累积投放信贷资金超过350亿元。截止8月末,省联社已累积发放各类金融扶贫贷款66.66亿元,发放“精准扶贫”贷款22.33亿元。
为了动员全省广大民营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今年3月,我省开展了“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中旬,全省参加精准扶贫行动的企业2358个,已实施帮扶项目208个,累积投资额2.6亿元。
在扶贫实践中,省工商联充分发挥规模涉农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微企业的骨干支撑作用、行业商(协)会的组织引导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的链接带动作用,探索形成产业带动、流转聘用、旅游开发、盘活资源、促销增收、订单采购、就业扶贫、公益帮扶等一系列特色帮扶模式。
“过去对贫困户的帮扶,就是逢年过节送钱送物,场面很热闹,可是没有解决脱贫的根本问题。”交流会上,合肥学院结合学校师生生活需要,实施特色养殖项目的经验让人耳目一新。学校利用教师的扶贫捐款为农户购买种苗、饲料、疫苗和养殖设施,对养殖的产品,由教师家庭和学校食堂根据生活需要,按照市场价购买,实现“叠加帮扶”,既从食品质量上,保障了学校师生需要,也解决了贫困户产品的销售问题,保证了贫困户养殖种植产业的可持续性。
泗县是农业大县,建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多数企业效益不佳,合肥学院通过多次调研,发现问题症结在于生产技术落后、技术人员缺乏、产品附加值低。针对以上问题,学校组建了教授博士团队,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外包装设计、品牌打造以及技术培训。2015年和2016年,合肥学院主办了两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皖北农产品企业VI及包装设计WORKSHOP”项目,聚集了中德韩和台湾地区多所大学、160余名工业设计专业的专家和学生,为泗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外包装设计方案及形象策划方案。
“央企参与扶贫开发,不能只捐钱捐物,要有谋划、有目标、有步骤、有方案,可操作,能落地,方能见成效。”金寨希望小镇是华润集团捐建的第六座希望小镇,通过环境改造、产业帮扶、组织重塑,华润集团从“和谐的民居改造”、“生态环保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功能齐备的公共配套设施”等三个方面,彻底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利用企业自身资源,帮助希望小镇农民成立润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化、生态、绿色、一镇一品的现代特色农业。
“帮群众要耐心,让群众觉得亲”、“带着群众干,先要做示范”、“给群众尝甜头,让群众有劲头”,在经验交流会上,先后10年4次下派贫困村的省地税局选派干部杨传杰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和体会。杨传杰现在所在的太湖县九龙村,两年前28个村民组有13个村民组道路不通,无集体经济收入,是典型的山库区贫困村。如今,九龙村组组通水泥路,户户有产业,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被评为“安徽省生态村”,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我们靠的是党的强农惠农富农好政策,靠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强组织聚人心聚精会神抓扶贫的举措。”(彭旖旎)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