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21届中国国际口腔设备及材料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合肥美亚光电的“超大视野锥形束CT”在现场展示了其一次扫描全头颅成像的完美影像效果,赢得一片喝彩。 “该成像有效视野可达23×
以农产品光电色选称雄业内的美亚光电近年来跨界进军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仅用不到4年时间,公司自主研发的口腔锥形束CT从市场占有为零,发展到单一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国内市场保有量第一,超越曾垄断国内市场的几大国际品牌。林茂先告诉记者,用短短四年超越洋品牌,一靠自主创新,二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多重激励创新的政策支持。
2014年以来,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举措相继落地,这些改革和政策红利的释放,极大地激发了我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并汇聚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能。
出台“1+6+
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个人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为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2014年2月,我省先后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及6个配套文件(简称“1+6”),为创新型省份建设绘出宏伟蓝图。 2015年,省政府决定对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补助、创新能力评价5个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将国家重点新产品研发后补助实施细则纳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新制订加强实验室建设、科技重大专项、推进科技保险试点工作3个实施细则,最终形成“1+6+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 2014年至2015年,省级共兑现国家重点新产品研发后补助、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共用补助等奖补资金11.5亿元,引导市县先行补助14亿元,引导全省企业投入研发经费80多亿元。今年,第一批政策兑现补助共核定1180家单位,将获省专项资金补助4.6亿元,其中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补助3.35亿元。财政资金的引导,推动“1+6+
作为我省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1+6+
各类奖补直指企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公司总经理方林告诉记者,能在短时间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创新团队的努力拼搏,另一方面也与各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分不开。方林给记者算了笔账:企业落户以来,已获得2015年度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专项引导资金、购买研发设备补助、科技团队补助、专利申请资助等多项政策扶持,累计获得资助约1200万元。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1+6+
一系列定位精准的配套政策释放的政策红利威力巨大。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1月至6月实现产值84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实现增加值188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
项目直接投资入股,高层次人才团队纷至沓来
近日,记者在调研高层次人才团队来皖创新创业取得的成就时,省科技厅对外合作处副处长
激励引导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皖创新创业是“1+6+
省科技厅对外合作处处长杨晓阳欣喜地告诉记者,由于我省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皖创新创业的政策力度大、效果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希望来皖创业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今年各市申报并符合条件的人才团队已达113个,省里将择优扶持30个团队,采取分别参股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的方式直接对项目团队进行股权投资。“这项政策实施以后,招引团队水平之高,招引项目进展之快都超过预期。”杨晓阳告诉记者,两年多来,省参股支持的大多数团队已实现产业化,其中15个团队已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4亿元。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有一个很好的领军人才,可能就会产生一个很好的企业、产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皖创业,吸引顶级专家纷至沓来。仅省扶持的40个团队,就引进各类高端人才350余人,均成长为各产业领域的翘楚。如2014年引进的达研医疗公司团队领军人才美国工程院院士张翔,2015年被评为中科院外籍院士。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