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日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专业考试简章发布,文化考试报名时间为
我省普通高考艺术类专业课实行省统考,共设置8个组考模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统一制定各模块的考试说明、命制有关试题、组织相关科目的评分评卷工作,各考点承担相关考务组织工作。各模块的考试说明,考生可在省教育招生考试网上查询。
艺术类专业课省统考均为网上报名,考生可以兼报不同模块的考试。模块八(原音乐类)报名时,考生还须在网上选定本人参加考试的主、副项,考试曲目及调号、器乐的乐器名称等信息。
此外,考生们还需要了解的是,我省招收艺术类考生的高校原则上应采用专业课省统考成绩和相关投档录取规则进行招生,学校不再组织专业课校考。 2017年可在我省设点组织校考的外省院校原则上为29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执行的部分院校(专业)、985、211高校和以艺术专业招生为主的本科院校。省外院校在我省的指定报名考试地点为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相关信息:
让高考实现更大程度公平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就地高考这块教育改革“难啃的骨头”有了被啃动的迹象。黑龙江、辽宁、福建等多地近日相继启动高招报名,明确了随迁子女的高考报名标准。如何因势利导,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让高考实现更大程度的公平,才是高考改革的最大看点。
允许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无疑具有重要分量。以进城务工群体为代表的流动人口,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他们及其子女理应享有与付出相称的待遇。否则不但有违公平,恐怕也无法让他们安心参与城市建设。
就地高考目前面临两大难点,一是相对发达的城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心存顾虑,担心教育资源再分配伤及自身利益,而所在地居民也担心随迁子女就地高考会摊薄录取机会;二是久治不愈的“高考移民”顽疾也在侵蚀着教育公平。
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坚决啃下去,好的制度关键在于严格的落实。接下来,在条件明确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狠抓落实,确保“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实行就地高考政策首先应区分好随迁子女和“高考移民”。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公开报名情况,接受公众监督,防止暗箱操作,对“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这样才能既保障随迁子女考试和录取的权利,又不让“高考移民”有钻空子的机会。
就地高考问题不能久拖不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涉及的区域、部门、人数众多,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不分情况、地域地“一刀切”。在加强对家长职业、住所、社保和随迁子女学籍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在相应的范围内,尽力增加高考录取指标。在现行高考录取制度下,提供适当的增量,为当地户籍考生和随迁子女提供更公平的升学机会,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就地高考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就地高考的根源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资源分布差异。从这个层面来说,加快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逐渐缩小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乃是治本之策。而深入推进高考改革,改变“一考定终生”制度并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应当是高考改革的大方向。(执笔:白靖利)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