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记者 王佳) “省党代会报告中多次涉及池州发展的任务和要求,诸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展期规划、支持池州等地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安池铜城市组群发展、皖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等,给池州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池州是个秀美精致的城市,位于皖西南、长江中下游南岸,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62万,是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池州还获批开展了首批全国海绵城市、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池州最大的特点是生态环境好,山、水、土、气资源禀赋独特,山有九华山、牯牛降、仙寓山,水有秋浦河、平天湖、升金湖,还有集山、水、村于一体的‘牧童遥指杏花村’,池州市境内土壤富硒,空气富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人居环境在全省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分析评价中连续两年第一。”赵馨群表示,根据省党代会提出的“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皖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定位要求,池州市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进一步发挥九华山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山、市(区)、县联动,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特色产品、新兴业态和领军企业),不断完善旅游目的地功能。目前,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专项规划文本正处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阶段。
与此同时,池州还将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我们在安徽省辖市中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围绕打造“首选地、五中心”总体定位(中国健康养生首选地和长三角生态养生中心、禅修养生中心、健体运动中心、健康食品中心、医疗康复中心),积极构建“3+2”产业体系(养生产业、体育产业、健康食品3大主导产业以及健康制造、医疗康复2大辅助产业),努力把大健康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力争列入省第三批战新基地。”赵馨群介绍说。
目前,池州正坚持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围绕“人均争先、生态领先、环境居先、文明创先、民生优先”奋斗目标,抢抓“三区一带”建设机遇,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按照“理念创新—工作创新—发展创新”的思路,摆脱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路径依赖,进一步加强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抓好“去降补”、“全创改”、“放管服”,推进“三重一创”,加大集聚科技、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工作力度,进而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赵馨群介绍说,近年来,池州市在创新发展上取得一定成绩,池州PPP模式成为国家财政部推广的经典案例之一,引入了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团队82个,领办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4.3%、18.9%,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高性能芯片填补省内空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
未来,池州将坚持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围绕“人均争先、生态领先、环境居先、文明创先、民生优先”奋斗目标,抢抓“三区一带”建设机遇,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发挥“山、水、土、气”优势,加快池州特色发展、错位发展、高端发展,努力把池州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