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今年以来,我省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煤炭钢铁行业扭亏增盈,商品房库存周期缩短,融资结构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所下降。部分行业供求关系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地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才能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这些失衡现象也是我省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所在,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出实招、求实效,不断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才能逐步从根本消除结构性失衡。
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增强定力、巩固成果、乘势而上,更加注重系统性施策、针对性施策,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努力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果。要坚定不移去产能,目前钢铁、煤炭等价格出现回升,但资源性产业产能过剩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仍处于深度调整中,去产能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只有“回撤”更到位才能进步更有力。要因城施策去库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市场监管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省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制度和机制。要优化融资结构去杠杆,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要大刀阔斧降成本,坚持能取消的一律取消,能降低的一律降低,能放开的一律放开,打好“组合拳”,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要抓住关键补短板,坚持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从制约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持续扩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结构,积极运用PPP模式、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下大力气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持续扩大产业投资,遏制资金“脱实向虚”苗头,为振兴实体经济夯实根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建立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要持续推进“放管服”、国资国企、金融领域、农村产权制度等关键性改革,不断用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地,增强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遵循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对各种所有制法人产权保护,让企业家专注创业、安心创业。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大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努力让安徽成为新一轮发展中更具吸引力的创新乐土、创业福地,让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愉快、经营顺心,不断喷涌出向上生长的生机活力。
相关链接: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