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访问次数: 555                        发布时间:2017-05-10

[字体: ]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技工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者和技术技能的传承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此次出台的《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既有不少创新性的政策亮点,又有操作实施层面的具体措施,将对我省建设技工大省、打造蓝领高地,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推进技工大省建设,旨在通过技工队伍扩规模、提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而技工队伍的打造,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终身职业培训的推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规模结构及办学形式等,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应对标技工大省建设的最新要求,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实现同频共振。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面向贫困劳动者等重点就业群体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努力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面向在岗劳动者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确保劳动者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要坚持产业导向,积极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新兴产业领域和高层次领域的技工培养力度,确保既满足现实需求,又符合长远发展方向。这意味着,职业培训、技能培训既要充分对接当前产业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合理确定培训科目、课程内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也要具备适度的前瞻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提供新型技能人才储备。

  要针对技工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 《若干政策》提出扩大人才引进与交流合作,实施海外金蓝领援皖计划;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对纳入年度计划的省级职业技能竞赛进行赛事补助;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对评选出的国家级、省级技能人才进行奖励;优化技能人才配套服务,建立技工蓝卡制度、完善技能人才落户政策等。从总体来看,此次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较以往有明显提高,政策创新水平、财政投入总量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我省技工大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助力更多的金蓝领脱颖而出。当前,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树立一批技能人才典型作为劳动者榜样;不断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等,从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劳动者主动融入的技工大省建设新局面,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