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5G通信,测试先行

访问次数: 528                        发布时间:2017-07-24

[字体: ]

5G时代即将来临,中国谋求领跑世界,我们也正谋求领跑中国。7月19,记者走进位于蚌埠市高新区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研究所。在产品展示大厅,通过3D裸眼视频、高速高清视频监控、物联智能家居安全监测等系统,高级工程师张煜向记者展示了5G通讯技术将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继3G4G之后的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张煜介绍道,伴随着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信息交换和传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高速度、大容量、超级连接为特质的5G移动通信技术回应了这一需求。2016年,我国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 2016年12月27,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2018年开展5G网络技术研发和测试工作,加快推进5G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一个十万亿级的朝阳产业正在孕育。张煜认为。

  装备要发展,测试需先行。作为世界第四大测试仪器仪表厂商,也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唯一的专业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中国电科第41研究所见证了我国移动通信领域从“2G跟随,到“3G突破,再到“4G同步的跨越。早在2014年,第41所就开始着眼于5G前沿技术的研发和规范制定。可以说,中国电科第41所走在了行业前列。

  2015年,中国电科41所与中国移动、德国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等其他3家全球无线通信领域的领导者共同发布了5G测试白皮书,为整个行业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在“3D高清视频传输系统前,张煜向记者耐心解释道:5G通讯网络数据传输量是4G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测试,5G网络传输的高速率保证人们在裸眼情况下依旧可以远程观看3D视频。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将足球比赛的3D现场搬到家中观看,不去现场也能身临其境。

  在高铁通信模拟及解析系统前,张煜告诉记者,这套系统就是测试在高速移动状态下,5G通信网络的移动通讯质量,也许到2020年,人们坐高铁的时候,用5G看视频,也不会卡顿了。

  在5G物联智能家居安全监控系统前,现场工作人员打开手机上的一款App,便监控到一间模拟房屋里门窗、灯光、火灾预警、燃气水电开关状态及运行情况,并实现了远程控制。他告诉记者,这是监测5G网络下海量数据接入情况,在理想状态下,沙漠里每粒沙子装上探测器,5G网络均可跟踪监测到。

  不同于现有的2G3G4G技术,5G通讯网络对5G通信测试服务的需求将更大。5G通信测试是通信测试市场份额占比最大、发展最快的一个方向。张煜认为,这是因为5G通信技术更加复杂。同时随着5G移动宽带网络实现万物互联,相应的基站模拟器、终端模拟器、射频一致性、RRM一致性、MIMOMas-siveMIMO信道模拟器等测试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5G通信测试仪器,中国电科第41所基于多年技术积累也正在打造5G通信核心部件,包括T/R组件、多通道功放组件、多频滤波器组件、开关组件等。我们希望依托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在国家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重点布局5G通信核心器件、5G通信测试仪器、5G专用网络等,打造5G通信产业安徽省经济圈,为安徽省经济快速提升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电科第41所主要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科技创新掘金蓝海

  伴随着多项关键性技术的突破,5G时代的大幕正缓缓拉开。 5G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宽的带宽,可以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网络体验的需求。同时,它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时延,能够更好地满足智能制造等多种行业应用需求,实现万物互联。其产业价值公认在十万亿元以上,5G产业蓝海正在形成。

  切下5G产业蛋糕,布局5G产业蓝海,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电科第41所基于军工技术积累,及时转化为民用产品,实现军民融合的同时,为我省在5G产业布局上抢占了一席之地。我省还需继续鼓励相关企业技术创新、更新,在核心芯片、应用产品、专用网络等方面下功夫。

  5G本身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很长,在产、学、研、用等各个领域都将不断渗透。布局蓝海产业,既要以点划线,以线连面,通过招商引资、技术转化,将传统产业布局做好,更要各领域、各部门树立超前意识,提前谋划,将蛋糕做大。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