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发展 锐意改革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机构编制部门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加快机构编制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强“放管服”制度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中央严控机构编制政策,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和服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一、 推进转型发展,为裕安绿色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入。2015年,该区对政府行政机构重新调整设置,精简机构,政府部门由31个合并成25个。结合权责清单工作,重新制定部门“三定”方案。加大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整合力度,合并推进行业协会整合。下大力气,啃硬骨头,紧盯政府机构改革合并单位的后续整合,分别推动区畜牧局机关、下属机构职能和人员与区农委整合,区物价局机构与人员并入区发改委。
(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助力脱贫攻坚。调整了扶贫机构设置,在区直和乡镇充实了扶贫工作队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整合区乡计划生育、妇幼保健职能,撤销了19个乡镇的计划生育服务所,人员分流到乡镇计生办或卫生院。设立区房产局和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公共交易平台成功搭建,基层安监机构设置更加完善。三是加强预防腐败。在全市率先开展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区纪委设置区委巡察机构,区内巡查工作将按“一办四组”模式分步推进。
(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步落实。对全区事业单位按照行政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生产经营类进行模拟分类,并将分类结果上报至省市,2016年年初,分别将分类批复下达到各事业单位。积极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加强林场公益性职能,完成新林场“三定”、人员上岗及分流工作。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编办作为“放管服”改革的牵头单位,负责政府“3+2”清单制度建设工作。为推动清单工作顺利实施,区政府高标准、严要求、促规范、广实施,使清单建设工作迈开了历史性的脚步。
1、加强权责清单制度落地见实效。裕安区编办作为清单建设单位,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加强督查、深入引导、持之以恒的把清单建设落地工作抓紧抓实。上半年由区监察局、区编办、区法制办、区政务服务中心组成的督查组深入各清单建设单位、区政务中心窗口开展权责清单督查,对网上平台与网下纸质资料进行核对,及时提出整改方案,督促建设单位补差补缺。
2、全面建设两个新型服务清单。今年,裕安区按照省市要求于4月底全面启动清单建设工作。区政府成立两个新型服务清单建设领导小组,监察局、法制办、电子政务办和政务服务中心等单位为成员单位。5月下旬召开全区、乡镇街清单建设动员会暨培训会,将清单制度建设工作部署落实到区乡两级。加强与其他市和周边县区横向互联,区编办组织人员赴阜阳市颖州区实地学习新型清单事项清理工作作,广泛了解周边县区新型清单具体做法,为新型清单建设工作打下基础。加强学习宣传。要求各单位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新型清单建设内容,系统内组织再培训、再部署。利用信息、网络媒体、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对两个新型服务清单事项清理规范工作进行实地宣传,注重营造氛围,在区、乡、街悬挂宣传标语48条。积极组建新型清单建设审核专班,集中办公。从5个区直单位和2个乡镇街借调8名工作人员参与新型清单审核工作。
目前全区参加梳理工作的83家单位已全部完成一报、二报材料的上报工作,现正开展二报集中审核工作。据统计,各单位上报公共服务事项共计1016项,中介服务事项59项。
3、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不断精细化。一是扎实推动公示工作常态化。对50家变更的事业单位、9家设立事业单位、6家注销单位在“裕安区政府网”上进行公示。二是全面实施机关、群团和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成全区338家事业单位法人换发新版法人证书工作和85家行政机构、群团赋码工作。三是贯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扎实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工作。